朔云生晚雨,腊霰集狂风。
不数花多出,安知天更工。
漫阶夜已积,万物晓初蒙。
谁忆新丰酒,乘驴灞水东。
雪。唐代。梅尧臣。 朔云生晚雨,腊霰集狂风。不数花多出,安知天更工。漫阶夜已积,万物晓初蒙。谁忆新丰酒,乘驴灞水东。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醉太平·春晚。宋代。辛弃疾。 态浓意远。眉颦笑浅。薄罗衣窄絮风软。鬓云欺翠卷。南园花树春光暖。红香径里榆钱满。欲上秋千又惊懒。且归休怕晚。
送缪秀才教授真州。元代。赵孟頫。 髯生别我将安适,言向真州作教官。但使清风生绛帐,何妨朝日照空槃。东园草木因人胜,北固江山隔岸看。才近中年巳伤别,可堪南望送归鞍。
子夜四时歌八首 其三 夏歌之一。明代。李梦阳。 独夕玉阶侧,仰看三星烂。畏热不归房,徘徊夜将半。
江城杂咏七首 其四。元代。张仲深。 原头数杨柳,叶尽晚依依。岁晏北风劲,天寒行旅稀。江鲈从网得,水鸟逐船飞。渔子津西去,黄昏得酒归。
寄潘逸老。明代。郑善夫。 东湖潘逸老,守晦十馀年。久病文园枕,长贫杜曲田。形骸非故我,天地有真诠。愿汝支离德,閒居读内篇。
赠别归安周县丞二首 其二。宋代。刘一止。 庭前百个竹,眼见三陨箨。不知如许久,已复东行橐。君初无住想,脱去亦不恶。官身等出家,随牒即行脚。笑傲云烟间,何适非至乐。嗟我独奈何,生理自窘缚。四十三年非,酝造此大错。从今便上上,万事付莫莫。张公留衣钵,绿蓑与青箬。会当老扁舟,相与同啐啄。更看后五日,放过前一著。
行建溪上是晚同宿小桥感怀书事。宋代。张嵲。 上庸乱石满微水,建平孤屿横中流。惊涛穹隆旋云绕,经过亲见客沉舟。建溪物色两相似,使我恻貯悲西州。闽中穷腊春欲动,陈荄已见新萌抽。十寻岭树森翠葆,百尺瀑泉垂素虬。已遭霜露感人意,况复梅花欺客愁。沙村叫渡日色晚,野店投宿林灯幽。语言不通费辨数,逆旅主人才见留。十年敌骑遍寰海,北客走到天南陬。天高地迥岂不广,南来北去皆离忧。传闻敌骑又深入,旃毳欲临瓜步洲。吁嗟华夏半为鬼,干戈喋血冲斗牛。天公亦宜小解事,号令一使灾祸瘳。刜除欃枪殪旬始,弯弓一矢摧旄头。擢寇之筋洒寇血,永使万国无戈矛。山清海晏氛祲息,地闢天开宗社休。黄屋却临天北极,紫坛复在郊南丘。千官济济奉宸扆,万姓蠢蠢蒙皇猷。六营健儿易驱使,四海黎庶依田畴。老夫渐得反闾里,汛扫坟墓栽松楸。洗耳不闻兵革事,毕命邱樊何怨尤。愿言只恐未成遂,作客蹉跎霜鬓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