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无归田人,今喜子去禄。
移家汉水滨,日见汉水绿。
川鳞可为饔,山毛可为蔌。
竟岁厌往还,行堤乐风俗。
青巾艑上郎,漆鬓颜如玉。
倚樯临落照,独唱江南曲。
听若在江南,欢然自为足。
我心虽有羡,未遂平生欲。
更期毕婚嫁,方可事岩麓。
买山须买泉,种树须树竹。
泉以濯吾缨,竹以慕贤躅。
此志应不忘,他时同隐录。
寄光化退居李晋卿。唐代。梅尧臣。 久无归田人,今喜子去禄。移家汉水滨,日见汉水绿。川鳞可为饔,山毛可为蔌。竟岁厌往还,行堤乐风俗。青巾艑上郎,漆鬓颜如玉。倚樯临落照,独唱江南曲。听若在江南,欢然自为足。我心虽有羡,未遂平生欲。更期毕婚嫁,方可事岩麓。买山须买泉,种树须树竹。泉以濯吾缨,竹以慕贤躅。此志应不忘,他时同隐录。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正挑灯、共听檐雨,问谁催动行色。风前千点离亭恨,惟有落梅知得。王谢宅。记前度斜阳,燕子曾相识。花香露舄。无计强追随,阳关声断,回首暮云隔。
文章贯,合上薇垣梧掖。征鞍底事江北。青衫莫对韩彭著,还是玉麟佳客。须记忆。有衿佩锵锵,正愿依重席。荼未折。次第牡丹开,一樽留待,相与醉寒食。
摸鱼儿·正挑灯。宋代。张榘。 正挑灯、共听檐雨,问谁催动行色。风前千点离亭恨,惟有落梅知得。王谢宅。记前度斜阳,燕子曾相识。花香露舄。无计强追随,阳关声断,回首暮云隔。文章贯,合上薇垣梧掖。征鞍底事江北。青衫莫对韩彭著,还是玉麟佳客。须记忆。有衿佩锵锵,正愿依重席。荼未折。次第牡丹开,一樽留待,相与醉寒食。
拟古十一首 其十。明代。顾璘。 昊天何皎皎,列宿舒荣光。经纬备万象,乃是太阳英。精爽一相失,殒落随尘扬。文豹泽以雾,神龙俟云翔。物理资化迁,谁能越其方。玄机苟不会,百尔慎所将。
山友续辞 石耳。唐代。王质。 我取友兮得石耳,石壁峻嶒下无底。非脾非肾非肝肠,马齿马牙衔不起。耳无是,耳无非,所思兮何可萎,石笋石花滋石脂。
过黎城县。唐代。王翰。 晓过黎城县,川原似画成。鸡栖连树着,牛铎上山鸣。小酌茅柴酒,新尝荞麦羹。周文犹用武,圣代不烦兵。
次韵景仁招宋温之职方小饮。宋代。苏辙。 高人两无事,相见辄倾怀。时以酒相命,何妨心自斋。灯期飞雪乱,春候苦寒乖。不就颓然醉,难堪风且霾。
偈三首 其二。宋代。释慧方。 临老方称住持,全无些子玄机。开口十字九乖,问东便乃答西。如斯出世,讨甚玄微。有时拈三放两,有时就令而施。虽然如是,同道方知。
寄献许昌晏相公。宋代。宋祁。 右辅风烟接上都,功成番爱驻州旟。炉经万物为铜后,田是诸侯假璧馀。合宴金匏催大白,当年宾从照红蕖。向来病守成惆怅,不预怀铅奉相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