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裾来此室,恸器拜灵床。魂衣想髣髴,薄酒湛其觞。
含悽抚孤稚,拭泪问平常。我生都无如,仰看燕在梁。
师厚与胥氏妇来奠其姑。唐代。梅尧臣。 双裾来此室,恸器拜灵床。魂衣想髣髴,薄酒湛其觞。含悽抚孤稚,拭泪问平常。我生都无如,仰看燕在梁。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孟秋十六日于役天中与黄赞伯联辔有述二首 时虏氛方逼近畿 其一。明代。郭之奇。 治行千里日,求士两河时。日月方交斗,风云未改期。阶前辞舞羽,马上听谈诗。结束依戎伍,何人识主司。
酒为偷儿所窃。宋代。吴芾。 我性苦拙疏,与世不相偶。平生不如意,往往十八九。何以遣此怀,赖有樽中酒。去冬酿碧香,颇不计升斗。准拟与亲朋,兴来一聚首。庶几牢落中,时时开笑口。偷儿何好事,一夕负之走。可惜数十壶,化为一乌有。昔闻韦秀才,有酒盗不取。今我乃致寇,退省良可丑。无乃造物者,知我疏慵久。恐我醉时狂,未免自遗咎。用此警昏迷,意在鞭其后。顾我虽无知,自爱岂不厚。从今誓改图,停此传杯手。炷香捧茶瓯,闭门清自守。坐对古圣贤,永作忘年友。
题竹送张振文。明代。杨士奇。 新捧除书上贰车,郁林迢递望苍梧。到时知及春三月,闻彻竹枝闻鹧鸪。
题隐居图。元代。张昱。 处州王启明。隐居万山中,日夕有佳色。时于岩上石,蒸起云气白。桑麻郁相望,鸡犬识巷陌。中林芳草地,不有车马辙。为与城市远,似觉嚣尘绝。原田既膏腴,且是宜稼穑。溪流既清驶,且是利舟楫。耕渔鄙夫事,富贵要不得。但见桃花开,不知何岁月?寄谢丹青人,吾将安蹇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