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收石上著残棋,山月无声鹤睡时。落叶打窗霜满屋,有僧吟得夜寒诗。
宿西湖上竺。唐代。王镃。 不收石上著残棋,山月无声鹤睡时。落叶打窗霜满屋,有僧吟得夜寒诗。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
王镃。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观蜀鹃啼剧有感 其一。清代。吴伟业。 花发春江望眼空,杜鹃声切画帘通。亲朋形影镫前月,家国音书笛里风。百口悔教从鸟道,一官催去堕蚕丛。雪山盗贼今何处,肠断箜篌曲未终。
齐明王歌辞七首 其四 采菱曲。南北朝。王融。 炎光销玉殿,凉风吹凤楼。雕辎傃平隰,朱棹泊安流。金华妆翠羽,鹢首画飞舟。荆姬采菱曲,越女江南讴。腾声翻叶静,发响谷云浮。良时时一遇,佳人难再求。
寄遁山子。清代。郜焕元。 别后俱多难,归来独可怜。兴吟吴苑草,泪尽郢门烟。万事还乡井,孤身历岁年。白头新赋草,零落竟谁传。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十三 钓矶。明代。邵宝。 有矶兮水滨,俯幽藻兮青蘋。鱼鳞鳞兮迎予,梦烟月兮千春。
顾定之竹二首 其二。宋代。郑元祐。 石屋老人画竹石,后之学者森如织。河源一分百派殊,天下纷纷竟谁识?
青原僧舍。明代。梁兰。 瑶岑抱圆虚,珠林陟云上。径幽秋桂深,涧回夏泉响。空庭一虎卧,落日数僧讲。黄堂颇遑暇,朱幡辄时往。洗耳闻梵音,观心息尘想。自非政清净,讵能遂佳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