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已入双林寂,挂角羚羊无气息。立关拔转异中来,借问时人何处觅。
和陆元钧颂四首 其一。唐代。释惟照。 芙蓉已入双林寂,挂角羚羊无气息。立关拔转异中来,借问时人何处觅。
释惟照(一○八四~一一二八),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俗姓李。住洪州宝峰。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楷禅师法嗣。幼师成都鹿苑清泰,年十九,剃染登具。后谒芙蓉于大洪。累年出领招提,还甘露、三祖。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诏补江州圆通,弃去,复居泐潭。高宗建炎二年卒,年四十五。《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十九首。 ...
释惟照。 释惟照(一○八四~一一二八),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人。俗姓李。住洪州宝峰。为青原下十二世,芙蓉楷禅师法嗣。幼师成都鹿苑清泰,年十九,剃染登具。后谒芙蓉于大洪。累年出领招提,还甘露、三祖。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诏补江州圆通,弃去,复居泐潭。高宗建炎二年卒,年四十五。《嘉泰普灯录》卷五、《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十九首。
送詹生还武夷。明代。韩上桂。 武夷之峰三十六,丹崖翠削骇心目。干牛合斗灿星分,瞰越窥吴横地轴。日照晴霞裂锦文,紫芝玉树生氤氲。中有仙人摇白羽,散发赤脚踏青云。一峰嵂兀名大王,金光昼现色煌煌。玉女姣好备洒扫,巍峨列侍君之旁。吹篪击鼓挟白虎,碧玕之管鸣笙簧。念此何时纵长驾,飘然顿足山之下。便将羽袖拂流霞,更得神浆消永夏。幔亭之宴者谁尊,知是神仙第几孙。九曲寒流宜沐发,为我东归具玉盆。
即事 其四。清代。孙原湘。 拜月盟星坐彻宵,日长神倦苦无聊。双眸忽地清如水,对着芳姿睡思消。
卢头陀诗。唐代。元稹。 卢师深话出家由,剃尽心花始剃头。马哭青山别车匿,鹊飞螺髻见罗睺。还来旧日经过处,似隔前身梦寐游。为向八龙兄弟说,他生缘会此生休。
丙申岁余在京师乡人陈景回自南来弃其官得太。宋代。苏洵。 岷山之阳土如腴,江水清滑多鲤鱼。古人居之富者众,我独厌倦思移居。平川如手山水蹙,恐我后世鄙且愚。经行天下爱嵩岳,遂欲买地居妻孥。晴原漫漫望不尽,山色照野光如濡。民生舒缓无夭扎,衣冠堂堂伟丈夫。吾今隐居未有所,更后十载不可无。闻君厌蜀乐上蔡,占地百顷无边隅。草深野阔足狐兔,水种陆取身不劬。谁知李斯顾秦宠,不获牵犬追黄狐。今君南去已足老,行看嵩少当吾庐。
次韵酬何伯修见贻。宋代。刘弇。 学非歆向擅家声,僮指仍惭左蜀程。梦月自怜名旧识,屠龙何补技先成。悲缠风树新创钜,心折家园独鸟惊。樵斧渔竿有真趣,不应邻叟怪逃名。
腊月十五夜待月 其二。明代。皇甫汸。 冬月沉轮空夜阑,绮窗华烛自凝寒。春来依旧清光满,只恐催人不耐看。
春尽偶书。宋代。喻良能。 溪流如带碧萦纡,满地閒花杂野蔬。浓淡柘阴三月暮,浅深山色晚晴初。颇惊井落家徒壁,却喜盘餐食有鱼。蜀魄健啼春又老,挥鞭吾亦忆吾庐。
立秋夕与明卿过子相 其一。明代。王世贞。 久自淹烦暑,科头兴不赊。相携九秋色,一醉故人家。节序频深警,文章各未涯。谁将宋玉辨,付尔楚狂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