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龙湫,小龙湫,青天倒泻银河流。海风吹练白杲杲,雪花满面寒飕飕。
讵那大士濯足处,碧波下见长黄虬。山僧洗钵白云动,涧猿饮子苍岩幽。
神踪隐见不可测,幻境变化谁能求?道人此地昔追游,泠然一锡辞神州。
天香飘飘满衣袖,散作雨露东南陬。老夫送别歌龙湫,芙蓉花开溪水头。
永嘉妙语犹可续,永夜松声消客愁。思君何处寄清梦,三十六峰明月秋。
龙湫行送轩宗冕归山。唐代。李孝光。 大龙湫,小龙湫,青天倒泻银河流。海风吹练白杲杲,雪花满面寒飕飕。讵那大士濯足处,碧波下见长黄虬。山僧洗钵白云动,涧猿饮子苍岩幽。神踪隐见不可测,幻境变化谁能求?道人此地昔追游,泠然一锡辞神州。天香飘飘满衣袖,散作雨露东南陬。老夫送别歌龙湫,芙蓉花开溪水头。永嘉妙语犹可续,永夜松声消客愁。思君何处寄清梦,三十六峰明月秋。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四景图·平湖秋月。宋代。孙锐。 月浸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白苹红蓼西风裹,一色湖光万顷秋。
长干行。明代。王世贞。 上客酒莫倾,请听长干行。长干十二高楼,夭矫若飞虹。回飙却檐楣,赤日眩雕甍。楼中何所有,娇女字倾城。五尺明珊瑚,睹者无不惊。姊妹不得骄,父母不敢高声。流盼灼朝霞,缓齿兰芳生。头上金雀钗,一一衔珠珰。腰间琼瑶佩,行步中宫商。鸳鸯生不识,绣出便成双。十五嫁小吏,小吏焦仲卿。三朝上府牍,四夕践府更,府公拮据不得宁。十五休浣期,中厨刺刺宰猪羊。不见小吏还,乃过邯郸倡。邯郸倡,善为蛊,不可方。长干女,守空房。峨峨凤凰桥,焉见飞且鸣。淼淼天河水,指影竟无形。女身既已非,为妇空得名。恒恐容华变,薄命委秋霜。温衾不甘暖,涕泪沾衣裳。
枭矶。明代。唐文凤。 拳石耸江中,波流四面同。今传神显异,昔诧女英雄。巴蜀经营远,荆吴割据通。魂归思故国,不祀永安宫。
十八学士歌。明代。归有光。 十八学士谁比方,争如瑚琏登明堂。立本丹青褚亮赞,至今遗事犹焜煌。有隋之季天壤坼,英雄草昧皆侯王。真人挥霍静区宇,遂偃干戈兴文章。天策弘开盛儒雅,群髦会萃皆才良。丈夫逢时能自见,智谋艺术皆雄长。惜哉嘉猷亦未远,风流犹自沿齐梁。吾读成周《卷阿》诗,吉士蔼蔼如凤凰。能以六典致太平,远追二帝轶夏商。唐初得士宜比迹,胡为致治非成康。中间岂无河汾徒,唵遏师门竟不扬。吁嗟房杜已如此,何恨薛生先蚤亡。
赠杨生。元代。贡奎。 余闻江东之山出新安,千峰万岭龙屈蟠。黄山崔嵬九华对,雄雌时作风雨会。中藏龙尾气清淑,山骨崚嶒石如玉。六丁呵护云气漫,不知何年凿深谷。南唐绿砚肤起鳞,手摩润泽疑新浴。罗纹刷丝名渐殊,谷深水浅真难复。旧石既无新石出,贵介视之轻瓦砾。杨生磨琢独非常,手持一二来豫章。百金酬价犹自惜,故家云有千岁藏。或闻山崩泉脉涌,翻□当时遗石动。至今散落樵牧家,敲火磨刀随日用。冲烟踏雨忽惊逢,席裹毡包不辞重。我嗟拙书好蓄收,松烟秃兔非其俦。呜呼人生抱才坎壈勿轻许,时来相遭亦如此。
送郑待制闳中归闽。宋代。孙升。 清晓都门祖帐开,路人相与欢贤哉。流尘几翳看山眼,落日休停别酒杯。何待诸生留北阙,自存遗直在东台。连江四老嗟谁在,白首今朝只独来。
台城竹枝词 其四。清代。李如员。 糯丸饷耗岁初添,谩道三时似夏炎。北路雪霜南路雾,新棉换却旧纨缣。
栈道年年葺旧摧,已将平易履崔嵬。经行关辅图中见,梦恋乡山马上来。
诸葛精神明似日,相如情思冷于灰。重思亲舍犹南国,愿托江波去却回。
代祀西岳答袁伯长王继学马伯庸三学士二首 其二。宋代。虞集。 栈道年年葺旧摧,已将平易履崔嵬。经行关辅图中见,梦恋乡山马上来。诸葛精神明似日,相如情思冷于灰。重思亲舍犹南国,愿托江波去却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