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道不学禅,谈星不谈义。爱曲不爱音,读书不读字。
人天收不得,贤智亦为祟。不知何因缘,偏得同臭味。
每笑儒生禅,颠倒若狂醉。除却袁中郎,天下尽儿戏。
别石篑 其五。唐代。袁宏道。 学道不学禅,谈星不谈义。爱曲不爱音,读书不读字。人天收不得,贤智亦为祟。不知何因缘,偏得同臭味。每笑儒生禅,颠倒若狂醉。除却袁中郎,天下尽儿戏。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燕李明府宅时遣二子还蜀庆乃翁寿遥致此诗。明代。符锡。 欣逢茂宰衔杯日,恰是仙翁届寿辰。章水倒倾三百瓮,岷山遥祝一千春。牛刀细割馀霜刃,乡味频缄出紫鳞。两两南鸿又西去,平安时问锦江滨。
建宁谒朱文公祠。明代。王缜。 自从孔氏后,源流渐失真。寥寥千馀年,继者胡无人。卓哉朱仲晦,崛起传瓯闽。抗志集诸儒,精义以入神。森然罗众星,绕天尊北辰。秋高云雾敛,皓皓日上轮。人文乃昭著,斯道亦复新。嗟我生也晚,有志未得伸。终日抱遗经,好古徒泥陈。今来拜祠下,瞻仰增殷勤。愿从诚敬门,策励以相亲。
次韵自述。明代。陶宗仪。 飘零江海半生多,年少疏狂老益磨。柳拂檐牙儿手种,苔黏屐齿客来过。雨窗吟苦偿诗债,茗盌香清遣睡魔。亦欲躬耕南亩上,饭牛閒暇织农蓑。
鹊桥仙 早梅。清代。沈谦。 粉痕微坼,檀痕尚浅,迤逦因香寻着。一枝偷采雪中春,敢燕莺、全然未觉。银瓶水暖,翠鬟手腻,又把软帘垂却。溪桥烟冷月初斜,怎消受、五更寒角。
送松月。明代。何瑭。 江西传檄奏奇勋,海上扬旗净寇氛。宪府论功谁并驾,铨曹书最已前闻。大同金鼓惊边月,甘肃烽烟肃陇云。自古全才兼将相,莫教人说范希文。
答王戎部孝凤见寄。清代。吴坤修。 别去惟余两鬓皤,离怀可奈故人何。不堪万里飘零甚,况值中年感慨多。夜雨几时同把酒,朔风今日尚横戈。千秋独羡鸱夷子,一舸偏能访苎萝。
寄荆娘写真。唐代。李涉。 章华台南莎草齐,长河柳色连金堤。青楼曈曨曙光蚤,梨花满巷莺新啼。章台玉颜年十六,小来能唱西梁曲。教坊大使久知名,郢上词人歌不足。少年才子心相许,夜夜高堂梦云雨。五铢香帔结同心,三寸红笺替传语。缘池并戏双鸳鸯,田田翠叶红莲香。百年恩爱两相许,一夕不见生愁肠。上清仙女征游伴,欲从湘灵住河汉。只愁陵谷变人寰,空叹桑田归海岸。愿分精魄定形影,永似银壶挂金井。召得丹青绝世工,写真与身真相同。忽然相对两不语,疑是妆成来镜中。岂期人愿天不违,云輧却驻从山归。画图封裹寄箱箧,洞房艳艳生光辉。良人翻作东飞翼,却遣江头问消息。经年不得一封书,翠幕云屏绕空壁。结客有少年,名总身姓江。征帆三千里,前月发豫章。知我别时言,识我马上郎。恨无羽翼飞,使我徒怨沧波长。开箧取画图,寄我形影与客将。如今憔悴不相似,恐君重见生悲伤。苍梧九疑在何处,斑斑竹泪连潇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