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丰不辨树,山隐却如烟。客舫因滩浅,牵夫傍兕眠。
谁家朝奉去,几得少年还。历尽江儿水,嬴来合子钱。
新安江 其八。唐代。袁宏道。 草丰不辨树,山隐却如烟。客舫因滩浅,牵夫傍兕眠。谁家朝奉去,几得少年还。历尽江儿水,嬴来合子钱。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四月朔日乡饮于邑董氏之依绿亭口占。宋代。陈著。 道义为乡自不同,肯随流俗唾衰翁。高谈惊散洗红雨,清饮唤回依绿风。直欲鸢鱼相上下,那知乌兔有西东。得閒不乐真堪笑,金谷平泉总是空。
次李参政晚春湖上口占十绝 其八。宋代。洪咨夔。 绿阴羃定蔚蓝天,庭户萧然有漏仙。麦饭熟时蚕百箔,山中啼鸟识丰年。
至罗纹桥卖酒家作早食所止与少华相对。宋代。王履。 二华兄弟行,弟能如乃兄。与兄金兰采,见弟宁无情。今将总相背,欲说谁解听。仆夫往晨炊,孤立难自胜。高树方掩冉,幽泉亦珑玲。携之以西还,云尽秋冥冥。
题画赠蜀中尹使君惺麓二首 其一。明代。董其昌。 溪藤即是无弦琴,能写高山与流水。可堪岐路黯销魂,更奏清猿三峡里。
和秀实寄诗。宋代。王洋。 去年河南归故地,今年朔方兵又起。血牲面埋曾几时,无乃奸盟神不喜。嗟尔万人来远荒,岂无战士伤金疮。封疆万里尚越境,金帛露积犹多藏。国家弥文今尚武,已碎铜山铸铜虎。勿矜突骑饮长河,肃慎燕陲吾北土。且知成功俱自天,天心可卜因丰年。但令三钱博斗米,任尔自枕干戈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