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缝纳倾城,江河倒瓶瓮。人肩承马蹄,百里接飞鞚。
神妆金粉鲜,璜壁嵌飞栋。天家出名香,梅檀作薪用。
掖廷千许人,绯罗刺文凤。常年三月终,宫监恣献贡。
庭中百怪陈,歌呼殊万众。趋走稠人场,昏荒如昼梦。
禅寺稍空旷,置酒罗鲜供。尘埃不到唇,高议窥鸿洞。
席终陈雅戏,钩发每奇中。西日沉未魄,归鞅尚不动。
醉馀踏高阁,俯视听雷閧。万古同一裈,安问知与懜。
三月二十八日曹季和邀游岳祠置酒灵慧寺中。唐代。袁宏道。 一缝纳倾城,江河倒瓶瓮。人肩承马蹄,百里接飞鞚。神妆金粉鲜,璜壁嵌飞栋。天家出名香,梅檀作薪用。掖廷千许人,绯罗刺文凤。常年三月终,宫监恣献贡。庭中百怪陈,歌呼殊万众。趋走稠人场,昏荒如昼梦。禅寺稍空旷,置酒罗鲜供。尘埃不到唇,高议窥鸿洞。席终陈雅戏,钩发每奇中。西日沉未魄,归鞅尚不动。醉馀踏高阁,俯视听雷閧。万古同一裈,安问知与懜。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余久客都城秋风思归作楚语和吴郎采菱叩舷之音。宋代。刘翰。 秋风兮凄凄,山中兮桂枝。弹余冠兮尘堕,芳草绿兮未归。家遥遥兮辞楚荆,伤去国兮重登临。扶长剑兮增慨,复鸣铗兮成音。采中洲兮兰芷,望美人兮千里。我所思兮天一方,共明月兮隔秋水。
赠李祐道人。唐代。贯休。 阘茸复埃尘,难亲复易亲。皆疑有仙术,问著却愁人。祗是耽浮蚁,曾云见泣麟。相逢先合手,浑似有前因。
临江仙 咏葫芦。金朝。王哲。 一只葫芦真个好,朝朝长是随予。腹中明朗莹中虚。贮琼浆玉液,滋味胜醍醐。日日饮来依旧有,自然不用钱沽。杖头挑起入云衢。三清前面过,参从黍米珠。
登钓台四绝 其四。明代。胡应麟。 百尺纶竿俯碧流,危阑天半夕阳愁。山灵似识携家意,十里鱼龙送客舟。
细把君诗说。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宋代。辛弃疾。 细把君诗说。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金屋冷,夜调瑟。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
寄淡渊提点。元代。马祖常。 仙客吹箫踏月轮,因游淮海误寻真。松花捣药分贫士,柿叶题诗寄远人。秋浦有潮留载酒,春云不雨取裁巾。江都千树隋宫柳,曾见先生绿发新。
云津书院为刘掌教中和赋。明代。潘希曾。 大江西汇古龙洲,洲上云津何处求。抱膝几人曾偃蹇,遗书万卷足风流。邦家霖雨寻常事,嘉定文章三百秋。珍重云礽肯堂构,藜光夜夜烛天浮。
菩萨蛮·归鸿声断残云碧。宋代。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留旧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