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桑长共此山河,却为中原涕泪多。
看到幽兰轩里事,依然流恨似宣和。
书金史后。唐代。汤显祖。 沧桑长共此山河,却为中原涕泪多。看到幽兰轩里事,依然流恨似宣和。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与周元明游南园。唐代。胡宿。 一遍芳菲欲满林,回塘过雨晓来深。红妆珠佩交花影,白马春衫度柳阴。向老追攀多强意,随时风物但惊心。眼前百事输年少,犹解因君放浪吟。
浃上座求枯木庵诗戏成两绝赠之 其二。宋代。吕本中。 前身石霜后身浃,如印印泥风去尘。认得当时侍者意,无人知是密庵人。
绿萝道中。宋代。赵蕃。 人间白马渡,世外绿萝山。水驶舟何蹇,人危境故闲。传呼屡落胆,应接一怡颜。更拟桃川路,明朝得意攀。
秋望。明代。潘光统。 粤王楼阁引飞峦,别苑离宫草树残。正朔已非秦日月,朝台犹忆汉衣冠。风生禾黍樵歌歇,秋入关河夜柝寒。閒倚青萍时极目,不知何处是长安。
病起小步感新栽柳竹而有作。明代。郭之奇。 新栽柳竹共森森,环堵萧然独静深。久闭柴扉辞屐齿,初扶藜杖入花阴。开颜久对云天色,敛意微思日月心。鼎鼎百年方半得,悠悠千载莫相侵。
关前志别。。季开生。 罪躯幸得主恩全,饯酒萧条转授鞭。奄普滩平鱼阵浅,句离天阔雁行偏。不辞马骨埋边雪,敢惜牛衣卧塞烟。今日玉关无外内,临歧握手莫潸然。
次韵邑宰徐何慊出示所作五首。宋代。陈著。 诗是天机不浪吟,自吟自正自规箴。参成凤诏经纶手,织得麟经笔削心。宇宙中閒皆分事,云霄高处是知音。从来老练公名大,两鬓何妨点雪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