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事阑珊绿覆除,累累带雨更愁余。涛笺藉染胭脂色,聊寄江南一纸书。
和梅花百咏诗 其五十六 青梅。唐代。王夫之。 花事阑珊绿覆除,累累带雨更愁余。涛笺藉染胭脂色,聊寄江南一纸书。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秋浦鍊药。明代。邝露。 十州研八石,徙药就空林。时稼日将酷,古槐春正阴。披衣咏黄老,酌酒怀青琴。不有灵仙术,何方可慰心。
美人画眉歌。元代。瞿佑。 妆阁晓寒愁独倚,蔷薇露滴胭脂水。粉绵磨镜不闻声,彩鸾影落瑶台里。镂金小合贮灯花,轻扫双蛾映脸霞。螺黛凝香传内院,猩毫染色妒东家。眼波流断横云偃,月样弯弯山样远。郎君走马游章台,惆怅无人问深浅。含情敛恨久徘徊,一脉闲愁未放开。侍女不知心内事,手搓梅子入帘来。
张谷田舍。唐代。郑谷。 县官清且俭,深谷有人家。一径入寒竹,小桥穿野花。碓喧春涧满,梯倚绿桑斜。自说年来稔,前村酒可赊。
东村兄观灯赏莲酌月种麦四时吟惠教漫兴次答 其三。明代。黄廷用。 鸟鹊巢高树,关山起暮愁。金波云里净,桂影酒中浮。听笛当今夕,登楼度几秋。清光浑不减,一色照神州。
苦寒行。两汉。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世言梅见外於离骚海棠不取於子美未有为解。元代。艾性夫。 能浓意远骨肌匀,睡起精神萃太真。不用分明更题品,诗翁已自为传神。
漏夜放舟之澎湖。清代。乌竹芳。 剪剪寒风雪浪平,迢迢良夜泛舟轻。一钩新月随帆转,万点众星印水明。远岫重遮烟色暗,纤云四捲海波清。前程杳霭知何处,红日东升已到城。
系乐府十二首。欸乃曲。唐代。元结。 谁能听欸乃,欸乃感人情。不恨湘波深,不怨湘水清。所嗟岂敢道,空羡江月明。昔闻扣断舟,引钓歌此声。始歌悲风起,歌竟愁云生。遗曲今何在,逸为渔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