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南有归客,问讯珊瑚枝。海水深不测,飘零无反时。
相见既无端,相忆无与知。唯持憔悴心,毕命以为期。
拟古诗十九首 其六。唐代。王夫之。 日南有归客,问讯珊瑚枝。海水深不测,飘零无反时。相见既无端,相忆无与知。唯持憔悴心,毕命以为期。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奉制文武诗 其十二。明代。徐溥。 要识簪缨尽宠嘉,莫将纨绮事豪华。百年留取丹心在,信是忠臣出将家。
行香子·蚕月桑津。清代。朱彝尊。 蚕月桑津,轻浪鱼鳞。好风光最易愁人。相逢休便,闲却残春。待播船回,游骢去,又因循。歌罢梁尘,舞散花茵。下楼梯帘外逡巡。有绿并坐,不在横陈。话夜阑时,人如月,月如银。
游仙诗 其三。唐代。张鸿。 元霜捣尽意含羞,凭仗云翘作蹇修。总为刘纲登九府,蓝桥不惜玉浆求。
九日完县署中 其二。明代。王世贞。 空庭吏散锁楸梧,不独黄花事事无。最厌耳边重九字,天涯兄弟各茱萸。
再和久旱望雨韵。宋代。李弥逊。 高田黄欲枯,下田青欲变。三更轳辘声,挈水急於电。污池鱼不游,坎井蛙自见。助苗更辞劳,人力讵能偏。那忧日一食,正惧李三咽。微云不成雨,但作眼中眩。
送杨维新归四明省亲。。李廷美。 我昔隐居白云边,耳闻学士杨大年。比来偶尔识丰采,岿然如睹蓬壶仙。云霄籍籍纷簪组,学士才华独奇古。史笔浑雄司马迁,词源浩瀚唐韩愈。十年坐对玉堂春,九重眷顾应殊伦。大羹未试调和手,陈情暂乞归宁亲。都城八月秋风早,浮云捲尽天如扫。拜宠初辞五凤楼,香车便出长安道。大通桥头流水香,槐阴细细槐花黄。临岐酌酒一为别,兴发不辞归路长。画船锦䌫波千顷,客散风恬醉初醒。两岸斜阳万里情,半江斜日孤帆影。行行遥指浙东城,天际逶迤不断青。苏台月色吟边见,鄞水潮声梦里听。倚门慈母头如雪,宫锦新衣懒不着。元炜登堂夙愿偿,曾参调膳离忧歇。故山依旧故人疏,吊古登高思有馀。重门日暖高轩屦,曲巷频回长者车。一时游乐未知极,转头便见梅花白。海味虽甘久佳人,文星长照东归客。吾皇图治初励精,瓦缶毁弃黄钟鸣。先生欲副苍生望,移孝为忠是别情。
为啸石二兄得馆寄呈六绝 其四。清代。安魁。 苜蓿阑干道亦崇,生涯冷澹与秋同。如描此地无文处,直上羲皇古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