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酒携山榼,安琴制石床。凫眠皆傍母,蜂去自从王。
谷雨收茶早,梅天晒药忙。不扶灵寿杖,筋力老能强。
临顿里十首 其三。唐代。高启。 载酒携山榼,安琴制石床。凫眠皆傍母,蜂去自从王。谷雨收茶早,梅天晒药忙。不扶灵寿杖,筋力老能强。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东楼歌。明代。王恭。 东楼美酒黄金杓,客子迎霜葛衣薄。西楼朝饭盘有鱼,客子家林无斗储。他人方寸那堪托,倾倒三杯吐然诺。咫尺相看隔九疑,不待明朝异山岳。君不见牙签缃帙满床头,不及雷塘百亩秋。君不见诵诗三百徒为尔,秦青一弄倾人耳。沧波去去堪乘兴,野鹤孤云本无定。毛生自荐祗徒劳,鲁连岂顾千金赠。行路难,难重陈,史云只合长苦辛。落拓还骑少游马,往来嵩华青山下。
送何孟门之会同 其一。明代。岑徵。 蓟北长为客,天南又远征。三春浮涨海,一叶背佗城。亲友情怀重,琴书结束轻。频年霜鬓改,都向路傍生。
送师厚归南阳会天大风遂宿高阳山寺明日同至。宋代。梅尧臣。 往日送子春风前,春风酣酣杏正妍。今来送归秋风後,秋风搣搣沙满川。马鬣斜倾毛瑟缩,驭吏噤唫足後先。弊裘吹裂寒入骨,枯株磨戛火欲燃。忽逢古寺出岩腹,与君下马相留连。殿堂高下就山势,松柏森耸侵云巅。长廊落叶卷若扫,丈室垂幔翻如褰。像塑神母乳九子,抱携抚玩皆可怜。却令远客自生念,欲见幼稚心烦煎。拥炉对坐日昏黑,龛灯共借僧榻眠。虽然覆衣冷如铁,不及在家贫无氊。曲肱难寐要天晓,两股冻痹仍筋挛。桹桹残夜未鱼响,起看昴毕倾西躔。怒号斗息东方白,童仆整肃吾将还。老僧扫壁持笔砚,请予强此题岁年。出门并辔至山店,茅屋揭尽余尺椽。又据胡床一谈笑,君不解饮聊开筵。程次都无五百里,箧中可乏一囊钱。拂衣频起畏日昃,应恐慈母心悬悬。顾我便当江海去,却思此地何由缘。
寄燕山帅幕家侄季高一首。宋代。刘一止。 畴昔江湖自在身,而今骑马犯边尘。宁无楚尾吴头梦,历遍燕南赵北春。壮士似渠终有遇,衰年如我尚谁亲。屈州抑县不伸里,老此嵚嵚可笑人。
谒旧山。清代。陈忠平。 传言真福地,孝子结茅茨。为护亲眠稳,自将蚊喙滋。千秋山色故,一霎世风移。寒落萧萧叶,燕乌何所之。
寄上玉笥先生 其一。清代。朱曾传。 少日围棋侍谢公,当时忘却在春风。绛纱东国三千士,白发西湖八十翁。
翁丈柔中同侄昭文相访留两日既别赠以诗。宋代。林亦之。 委巷无过客,明灯迎此翁。欢欣屐齿折,羞涩酒瓶空。烧芋随家法,论诗到国风。胡麻煮清枣,更拟故人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