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与青山别几时,云松应恨鹤归迟。
少知学道贫非病,闲爱谈禅偈是诗。
女浣晓江烟渺渺,人行暮苑麦离离。
明朝风雨还同往,恐负高僧石上期。
期徐七游云岩。唐代。高启。 忆与青山别几时,云松应恨鹤归迟。少知学道贫非病,闲爱谈禅偈是诗。女浣晓江烟渺渺,人行暮苑麦离离。明朝风雨还同往,恐负高僧石上期。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送郭子昭淮东经历。元代。王士熙。 夫君黄鹄姿,气排青云上。嵯峨柏树枝,冰霜激清赏。锋错太阿鲜,韵叶玄石响。淮海今胜区,疆场记畴曩。省俗出凋瘵,主画酬鞅掌。南浦春波深,迢迢桂舟往。论交心独倾,抚别意增惘。古殿琼花开,题诗寄遐想。
客中怀西湖二首。宋代。董嗣杲。 一日无诗气还浊,百年有限身更孱。西湖多少好风月,何时买屋安萧閒。
题任士安葬亲诗卷。元代。曹伯启。 卜宅山原奕世安,于湖借润散清澜。古今报本无多子,破冢累累草棘寒。
金莲绕凤楼。宋代。赵佶。 绛烛朱笼相随映,驰绣毂、尘清香衬。万金光射龙轩莹。绕端门、瑞雷轻振。元宵为开圣景。严敷坐、观灯锡庆。帝家华英乘春兴。搴珠帘、望尧瞻舜。
端前砚以火痣色为佳予得一方颇自珍爱因复记二十字。明代。黎遂球。 祖龙欲东行,骑山度溪水。鞭之血肉匀,割与管城子。
对菊成咏。宋代。赵蕃。 城阴何有唯蓬翳,为乏人工欠除剃。连朝阴雨早始晴,照眼黄花惊嘒嘒。结根失所少陵悲,晚何用好退之诗。那知是物有奇操,要并岁寒松柏知。
屠希笔。宋代。陆游。 屠希一笔价必千,绍兴初载海内传,高皇爱赏登玉几,求书蚤暮常差肩。一朝希死子孙弱,岁久仅可售百钱。宣城晋陵竞声价,外虽甚饰中枵然。鸣呼世事每如此,使我太息中夕起!
南村后杂赋十首 其九。明代。陶宗仪。 雨社来巢燕,晴衙散蜜蜂。蠹书鱼茧实,透墨麝香浓。幽梦回高枕,新诗入短筇。一经今白首,自怪此生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