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上歌,歌南山,主人为欢仰客颜。
翠帷夜卷出两鬟,移尊更饮花树间。
花树间,有明月。
客不醉,歌不歇。
堂上歌行。唐代。高启。 堂上歌,歌南山,主人为欢仰客颜。翠帷夜卷出两鬟,移尊更饮花树间。花树间,有明月。客不醉,歌不歇。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子瞻与长老择师相遇于竹西石塔之间屡以绝句。宋代。苏辙。 远老陶翁好弟兄,虎溪庐阜久逢迎。何须更要经平子,清议従来贵士衡。
次韵学士重阳雪中见招不赴前后十六首。宋代。洪皓。 咫尺书来弗获陈,深虞璺鼓祃於神。行人久执缘何罪,凡伯还归为弗宾。聘鲁未能希季札,奔齐安敢效先辛。或行或止关天命,岂是臧仓沮子春。
繇陆入蜀过万县雨甚泥泞今顺流抵此暑甚忽雨晴后有赋时七月望日也。明代。陈是集。 一署耽行役,雨过觉心凉。记及来时路,梅雨正瀼瀼。天生桥畔度,夹道丛苍莨。秀岩开锦壁,石涧响笙簧。赖此怡心目,不厌溅衣裳。今也乘苇下,秋月聘溪光。适会所经地,如友晤他乡。把盏试长眺,清飙一何扬。僮仆亦以喜,巫峰路不长。明朝荡漾去,楚水接清湘。
十二月拜起居表回。唐代。许浑。 一章西奏拜仙曹,回马天津北望劳。寒水欲春冰彩薄,晓山初霁雪峰高。楼形向日攒飞凤,宫势凌波压抃鳌。空锁烟霞绝巡幸,周人谁识郁金袍。
初晴出南山过西湖往九峰复饮於湖光。宋代。徐侨。 积雨郁愁思,初日破春泥。胜处欲何往,游情翻自迷。柳招追绿渡,梅引逐香蹊。却忆杜陵老,殷勤出碧鸡。
次韵叶子真贤良留题登源先庙。宋代。汪晫。 文皇当日伐辽东,授钥忠动留禁中。违命加诬非信史,新诗昭雪有奇功。阴兵独可殲凶悖,甘泽还能作岁丰。他日或提迁固笔,删修订实望研穷。
和王乐道烘虱。宋代。王安石。 秋暑汗流如炙輠,敝衣湿蒸尘垢涴。施施众虱当此时,择肉甘於虎狼饿。咀啮侵肤未云已,爬搔次骨终无那。时时对客辄自扪,千百所除才几个。皮毛得气强复活,爪甲流丹真暂破。未能汤休取一空,且以火攻令少挫。踞炉炽炭已不暇,对龟张衣诚未过。飘零乍若蛾赴灯,惊扰端如蚁施磨。欲殴百恶死焦灼,肯贷一凶生弃播。已观细黠无所容,未放老奸终不堕。然脐郿坞患溢世,焚宝鹿台身易货。冢中燎入化秦尸,池上焮随迁莽坐。彼皆势极就烟埃,况汝命轻俟涕唾。逃藏坏絮尚欲索,埋没死灰谁复课。熏心得祸尔莫悔,烂额收功吾可贺。犹残众虮恨未除,自计宁能久安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