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知溪流长,百转来越峤。舟行安能极,岚路入斜照。
清景不足娱,昔人岂辞诏。石砚久谁磨,空林闭遗庙。
剡原九曲九首 其一。唐代。高启。 欲知溪流长,百转来越峤。舟行安能极,岚路入斜照。清景不足娱,昔人岂辞诏。石砚久谁磨,空林闭遗庙。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人日偶成。明代。蓝仁。 七日本宜晴,愁人风雨声。厨烟侵几湿,檐瀑隔窗鸣。杨柳颦何事,梅花笑不成。呼儿催酌酒,一醉百忧轻。
送魏倅。宋代。王炎。 俗士不闻道,利欲熏其心。阳浮外酬酢,中有机阱深。宛陵有君子,殊不同今人。矫矫鹓鹭姿,入俗不受尘。挹这淡于水,即之暖如春。笔端奏金石,妙处无新陈。念我久顿挫,晚岁乘朱轮。烹鲜易以扰,御黠难使驯。赖有贤贰车,一心同抚循。遂于吏事外,拂拭绿绮琴。为我肯属耳,领会山水音。持此定交契,愈久情愈亲。东风二月初,梅花照溪津。语别一杯酒,莫辞十分斟。聚散亦常事,岂必含酸辛。重念发种种,不禁忧患侵。君今入观阙,我亦返山林。行藏异涂辙,可日再盍簪。所蕴勿卷怀,朝廷须世臣。
雨晴至江渡。唐代。柳宗元。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西独向愚溪渡。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送王竹庵北归。清代。赵国华。 寒食天涯遇故人,湖城旅思作平分。绿波梦好惭江令,春草吟成对范云。失意宦如花耐冷,知心别似雁离群。泺源门外千条柳,为语依依远送君。
渔歌子二首 其一。清代。史惟圆。 急风吹,惊涛起。扁舟稳住烟波里。酒初甜,鱼正美。几度斜阳逝水。好西湖,应无比。藕花菱蔓牵船尾。妇莫愁,儿莫喜。卧看暮山凝紫。
忝役湘州与宣城吏民别诗。南北朝。谢朓。 羽龄倦簪履。薄晚忝华奥。闲沃尽地区。山泉谐所好。幸遇昌化穆。惇俗罕惊暴。四时从偃息。三省无侵冒。下车遽暄席。纡服始黔灶。荣辱未遑敷。德礼何由导。汩徂奉南岳。兼秩典邦号。疲马方云驱。铅刀安可操。遗惠良寂寞。恩灵亦匪报。桂水日悠悠。结言幸相劳。吐纳贻尔和。穷通勖所蹈。
思公子寄马希远。元代。陆仁。 蟋蟀兮在户,菊始花兮婀娜。揽芳兮延伫,思公子兮江之左。荃桡兮桂旌,江流兮泌清。絙朱弦兮横琴,荼甘如荠兮楚酒馨。宛迤兮娄水,蘼芜黄兮夕雨。娄之上兮有园与庐,思公子兮归乎乐只。
次韵赵子期侍郎延春晓直作。元代。周伯琦。 天门金榜日华东,百辟趋朝仰六龙。玉食前羞常及旰,功裘列献又迎冬。云深螭陛凝朱草,露缀鸾旂滴翠松。直阁儒臣今稷契,丹心炯炯皂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