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
晏殊。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111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彭明府退庵招同江若海诸公茶集。明代。释今无。 所思隔珠江,一苇法流通。高盖低银浪,清谈夺綵虹。水浮荷气密,风落竹声同。斟酌双兰影,芳馨还令公。
出门辞为苏鹏赋。明代。宋濂。 忆昔出门时,营魂不相依。乱行忘户庭,欲东却从西。升堂拜严父,鹤发七十余。欲语不成语,涕下如绠縻。老妻哭中闺,半世叹分违。孰意垂白后,亦复不同栖。妾病入骨髓,一命仅若丝。不知君还日,能有相见期。争如床下舄,反得随君之。不忍出门别,难禁君去时。言已咽就榻,见者皆歔欷。流云虽无情,惨澹亦如悲。瘦女候庭前,含泪整衿裾:“东风尚苦寒,凛凛中人肌。愿耶善自爱,以慰儿女思。”三孙拜马前,头角何累累。大者始十龄,小者犹孩提。伯仲似解事,饮泣貌惨凄。季也最可怜,顿足放声啼:“我欲同翁去,明日同翁归。”石人纵无肠,对此能自持?二儿相逐行,直至双溪涯。泪眼似井水,源源流弗襜。舟师催棹发,丁宁且迟迟:“我父去终去,幸得缓斯须。”于时天渐暗,密雪学花飞。山林尽变幻,白玉为树枝。橹声伊轧动,兄弟争牵衣。但得到睦州,不敢再相随。强颜麾斥去,掩泣立沙坻。盘回过前湾,跂立犹不移。我时情怀恶,有目何能窥。急入篷底卧,冥然付无知。同行坚慰解,沽酒买红鱼。酒饮未终觞,酩酊已如泥。至重在天伦,谁宁不念兹。无泪洒离别,此语非人为。况我志丘壑,岂欲阨路歧。但愿身强健,定得返故庐。长幼聚一筵,春篘荐埘鸡。重赓《考槃》咏,勿倡《出门辞》。
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宋代。黄机。 寒江夜宿。长啸江之曲。水底鱼龙惊动,风卷地、浪翻屋。诗情吟未足。酒兴断还续。草草兴亡休问,功名泪、欲盈掬。
送刘式洛中觐省。唐代。贾岛。 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台。同宿别离恨,共看星月回。野莺临苑语,河棹历江来。便寄相思札,缄封花下开。
请赋林堂,林堂未成,吾何赋哉。想胸中丘壑,山中风月,亭台几所,花木千栽。应接光阴,品题胜概,须待堂成我再来。听分付,是经行去处,莫放苍苔。
吾曹不堕尘埃。要胸次长随笑口开。任江湖浪迹,鸥盟雁序,功名到手,凤阁鸾台。它日相寻,有窬此约,酌水浮君三百杯。闻斯语,有冠山突兀,袍岭崔嵬。
沁园春。宋代。戴复古。 请赋林堂,林堂未成,吾何赋哉。想胸中丘壑,山中风月,亭台几所,花木千栽。应接光阴,品题胜概,须待堂成我再来。听分付,是经行去处,莫放苍苔。吾曹不堕尘埃。要胸次长随笑口开。任江湖浪迹,鸥盟雁序,功名到手,凤阁鸾台。它日相寻,有窬此约,酌水浮君三百杯。闻斯语,有冠山突兀,袍岭崔嵬。
伊阙鸂鶒堂 其一。金朝。李俊民。 千年古道入荒城,破屋颓垣一聚尘。天地如何收险阻,山川犹觉露精神。馀波禹贡朝宗水,习俗周南既醉人。把酒西风无限兴,黄花时节对嘉宾。
次韵和吴季野游山寺登望文脊山。宋代。梅尧臣。 楚客好山水,五月上亭峰。峰顶望文脊,草树皆有容。身既近猿鸟,心欲追乔松。石壁出云背,苔磴千万重。下视霹雳飞。忽起枯株龙。却还僧居宿,暮践樵子踪。作诗留粉墙,削藁为我封。美璞世未识,独令和氏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