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随群草出,能后百花荣。气为凌秋健,香缘饮露清。
细开疑避世,独立每含情。可道蓬蒿地,东篱万代名。
咏庭中菊。唐代。李梦阳。 亦随群草出,能后百花荣。气为凌秋健,香缘饮露清。细开疑避世,独立每含情。可道蓬蒿地,东篱万代名。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雷发散雨书怀。宋代。刘宰。 畾雷惊散半空雨主,赫日冲开万里云。依旧炎炎还酷暑,南来犹幸有晴薰。
玉箫声断彩云收,扶醉仓皇问去舟。魑魅瞰人成往事,姮娥送客变新愁。
芦花掩映渔灯暗,桂树荒凉茅屋秋。八月使槎何处在,银河天曙淡悠悠。
去年中秋与郭怡饮舍弟处酒半以事散去今年余饮桐江上乃以群不逞又走渡东岸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元代。郭钰。 玉箫声断彩云收,扶醉仓皇问去舟。魑魅瞰人成往事,姮娥送客变新愁。芦花掩映渔灯暗,桂树荒凉茅屋秋。八月使槎何处在,银河天曙淡悠悠。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
念奴娇·凤凰山下。明代。张红桥。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
再到合阳看竹。明代。王云凤。 此君重复见,似有故人情。岁夕节逾劲,春来笋自生。新枝含雨润,疏叶散云轻。相对不知夜,华山孤月明。
初六日过江古愚兄送至渡口。宋代。丘葵。 茅屋亦云好,萍踪不自由。看书犹几上,解缆已沙头。白发兄和弟,清江夏亦秋。相看不忍别,斜日坠汀洲。
题任生山水。明代。杨士奇。 溪亭夏无暑,不假碧荷筒。垂柳轩窗外,青山眺望中。水漾玻瓈色,香生菡萏风。借问坐谭者,还知无极翁。
谢万曰忠并询之 其四。明代。王世贞。 沧海那如性海澄,此中无减亦无增。祇怜拈破真乘后,依旧人间属小乘。
徐太史薜荔园辞 其七 荷池。明代。邵宝。 采采兮荷华,西之渚兮东涯。水天风兮香远,淹中洲兮日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