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牛马走,强半住江乡。狂态归仍作,学谦久渐忘。
对人错尔汝,迎客倒衣裳。只合寻鸥伴,谁令入鹭行。
将抵都门。唐代。袁宗道。 九年牛马走,强半住江乡。狂态归仍作,学谦久渐忘。对人错尔汝,迎客倒衣裳。只合寻鸥伴,谁令入鹭行。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中秋江村即事。清代。李英。 鸿雁南来急,秋高万木残。一轮明月满,况在故园看。沧海惊烽燧,烟霞失钓竿。终宵把长剑,江色不胜寒。
宿泗洲院。宋代。刘弇。 羸骖戢束来闽岭,晚岁峥嵘宿泗洲。一缕蝉联通鸟道,万鞓层叠挂民畴。林标入夜梢云梵,暖色先春动毳裘。谁把地祇金锁掣,踏开行客古今愁。
送王御史时巡历河道解舟金陵。元代。萨都剌。 淮南雨过好晴色,御史楼船动楚桡。杨柳清风秋解缆,琼花明月夜闻箫。卧听天上银河浪,梦到云边白玉桥。后夕相思裁短咏,莫将书札付洪乔。
次韵俞好问庆予七十。元代。方回。 固穷早类从心孔,懒读今如便腹边。时制堪惊小戴记,初筵敢拟卫公篇。云何此老偏令寿,其或斯文遂有传。见一庵前碧溪在,花瓢归饮许仙泉。
怀人诗十章 俞剑华。清代。柳亚子。 相逢曾记海东头,一曲骊歌唱不休。赠汝朝鞭还洒泪,寸心未死为恩仇!
夕阳。唐代。郑谷。 夕阳秋更好,敛敛蕙兰中。极浦明残雨,长天急远鸿。僧窗留半榻,渔舸透疏篷。莫恨清光尽,寒蟾即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