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惯落第,结愁深贯骨。化作怪哉虫,鬉鬉乱卷帙。
毒气著人胸,好怀变萧瑟。得酒应消糜,馀樽解吾戚。
夜展张蠙集,误泼酒其上,戏作。唐代。袁宗道。 一生惯落第,结愁深贯骨。化作怪哉虫,鬉鬉乱卷帙。毒气著人胸,好怀变萧瑟。得酒应消糜,馀樽解吾戚。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永和放船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 濒江楼阁祇遥看,却恐登临不足观。已是老来无眼力,更供两岸万峰寒。
出城赠韩子。明代。何景明。 晨车去遥遥,将子城之隅。城隅何所有,有荷复有蒲。念当与子别,思心立踟蹰。它人岂无友,非子谁为娱。折荷勿涉水,涉水濡子车。安得琼瑶华,采掇为子需。
和读山海经 其九。明代。黄淳耀。 天地昔崩分,英雄竞驰走。秦项与曹刘,百战争胜负。下视山泽臞,渺然亦何有。岂知宾四明,坐落此曹后。
常州郡斋六首。宋代。陈襄。 近来无事学撄宁,聊得斋居养性灵。卧著麻衣穿草履,谁知参鲁解忘形。
旅中秋月有怀。唐代。朱庆馀。 久客未还乡,中秋倍可伤。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岛外归云迥,林间坠叶黄。数宵千里梦,时见旧书堂。
兴济。明代。刘子壮。 邑赋才三里,邑居未百家。走往问官吏,迎送礼何差。今年河口决,县令沉水涯。一尉久不补,广文署坐衙。有民如鸟兽,何况少菽麻。念此清盛时,地复近京华。乃令不学人,等官如泥沙。哀此妇子困,彼死将谁嗟。中夕念东南,河患遍潦洼。将毋同此邑,而又万里遐。心魂伤谡谡,注目寒原花。
题西畴草堂。唐代。龚诩。 閒人无俗事,幽境有清娱。乐与禽鱼共,情随草木俱。琴樽花外席,茶笋竹间厨。世路轻肥客,相逢莫问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