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题太白五松书堂 其二。宋代。林桷。 千载名山乐有馀,功名常愧十年书。英风凛凛无今古,醉草明光一梦如。
题清溪图。宋代。孔平仲。 清溪之水清无泥,凫飞雁下太平池。昔人尝比翠绡舞,安得卷之必自随。画师摹写多巧思,只用乌田数张纸。戏拈秃笔扫成图,浓淡邅回真得意。江矶钓浦远更深,昔时行处皆可寻。张公好雅心不俗,眉山先生为楚吟。公今奉使庾岭南,峡中乔林与天参。白云摇曳入船户,清猿呼啸窥江潭。天霾不开地多热,佛桑山丹赤如血。此时一展清溪图,洒若胸中贮冰雪。南方不可以久留,祝公归来此中州。枕白石兮漱清流,芦声战雨曷若飏风之拔木,渔烟凝晚曷若海雾之横秋。我已卜居在九江,九华庐阜郁相望。千里思公如咫尺,扁舟棹月到池阳。
二月十六日,与张、李二君游南溪,醉後,相。宋代。苏轼。 终南太白横翠微,自我不见心南飞。行穿古县并山麓,野水清滑溪鱼肥。须臾渡溪踏乱石,山光渐近行人稀。穷探愈好去愈锐,意未满足枵如饥。忽闻奔泉响巨碓,隐隐百步摇窗扉。跳波溅沫不可响,散为白雾纷霏霏。醉中相与弃拘束,顾劝二子解带围。褰裳试入插两足,飞浪激起冲人衣。君看麋鹿隐丰草,岂羡玉勒黄金鞿。人生何以易此乐,天下谁肯从我归。
如梦令 初夏二首 其三。清代。王士禄。 正是夏头春尾。芍药酡颜红靡。向晚琐窗风,怅绝玉人孤倚。还喜。还喜。梦里灯花几蕊。
答李子长雨中遣怀 其三。明代。张吉。 翛翛万竹禅龛,冉冉孤云石壁。不是鼾声若雷,怎得先生消息。
舟晓。明代。杨慎。 羁心厌漏迟,未晓命舟师。树过如人立,帆开觉岸移。天梭星落织,霞锦日舒丝。渐喜渔村近,炊烟出竹篱。
好事近(赠王清叔)。宋代。姚述尧。 水阁弄清风,黯黯满园肥绿。茶罢竹间携手,有佳人如玉。渊明三径已催归,名利几时足。遥想五云多处,奏南风一曲。
转觉归心剧去年,翻思戎马在征田。丈人岂少捐之策,战垒谁惩奉议烟。
东下末僚怀病往,西来骄虏负恩旋。芟除乱草须终尽,一发如存解扰边。
讨贼和平喜伍二守寄示班师之作次韵二章 其二。明代。符锡。 转觉归心剧去年,翻思戎马在征田。丈人岂少捐之策,战垒谁惩奉议烟。东下末僚怀病往,西来骄虏负恩旋。芟除乱草须终尽,一发如存解扰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