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干折柳正春初,闽楚相看万里馀。满路愁云过七泽,一天明月吊三闾。
帆飞汉水莺声早,书到衡阳雁影疏。为语神明河上宰,故人生计已樵渔。
送林贞发之汉阳兼寄陈仲敬明府。唐代。徐熥。 江干折柳正春初,闽楚相看万里馀。满路愁云过七泽,一天明月吊三闾。帆飞汉水莺声早,书到衡阳雁影疏。为语神明河上宰,故人生计已樵渔。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 ...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
初晴即事 其二。明代。袁宗道。 绿萝兼翠筱,白袷称乌巾。久湿愁侵骨,新晴喜见人。天高纵乌翮,云薄像鱼鳞。微月穿帘幌,移樽就北邻。
次东无棣。明代。陶安。 土屋老荒苔,丰年亦可哀。塔檐飞十级,城址拥孤台。雪积驰蹄陷,云轻鸟翅开。县庭贫少府,举酒更怜才。
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暑中竹色风仍雨,病里莺声喜破愁。
大熟十年无此作,微生一饱更何求。急须剩踏莲花曲,药玉新船待拍浮。
六月二十四日病起喜雨闻莺与大儿议秋凉一出游山三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 末伏将催中伏休,匆匆送夏又迎秋。暑中竹色风仍雨,病里莺声喜破愁。大熟十年无此作,微生一饱更何求。急须剩踏莲花曲,药玉新船待拍浮。
风入松。元代。张可久。 哀筝一抹十三弦。飞雁隔秋烟。携壶莫道登临晚,双双燕、为我留连。仙客玲珑玉树,佳人窄索金莲。琅琅新雨洗湖天。小景六桥边。西风泼眼山如画,有黄花、休恨无钱。细看茱萸一笑,诗翁健似当年。
一剪梅·八月十四夜同刘叔裔玉带桥看月。清代。陆震。 酒酣真想策金鳌。欲上仙桥。且上河桥。何当更上玉楼高。万井烟消。万里云消。烂烂银盘挂碧霄。明见秋毫。圆欠分毫。阴晴天意最难料。料想来宵。胜似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