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苦登陟,水涉意自洽。南峦一雨泻,北湖千涨纳。
岑岑帆初扬,浏浏风愈飒。莲歌夹浦闻,渔唱隔烟答。
摇裔顺流潮,隐见依城阁。云霞暮生变,凫鹜晚成匝。
蕴灵兹土胜,探幽予心合。延伫湖上濑,罙然忆苕霅。
发泗安暮泊湖州。唐代。王廷相。 山行苦登陟,水涉意自洽。南峦一雨泻,北湖千涨纳。岑岑帆初扬,浏浏风愈飒。莲歌夹浦闻,渔唱隔烟答。摇裔顺流潮,隐见依城阁。云霞暮生变,凫鹜晚成匝。蕴灵兹土胜,探幽予心合。延伫湖上濑,罙然忆苕霅。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题杨叔雅水墨百花图。元代。方回。 梅梢前后两枝春,春世中间各写真。忽见花王大如斗,始知天地有君臣。
题。明代。王恭。 山禽奔奔好羽毛,翼短飞低恋榛莽。荒原野径薜荔稀,莫惮王孙便飞去。原头八月起秋风,寒菊初花枸杞红。雌雄相随莫相斗,官里频将锦衣绣。
戏次前韵寄王巩二首 其一。宋代。苏辙。 白马貂裘锦羃䍦,离觞潋滟手亲持。头风欲待歌词愈,肺病甘从酒力欺。不分归心太匆草,更怜人事苦萦縻。相逢借问空长叹,便舍灵龟看朵颐。
九日和应先生韵。元代。胡奎。 白发秋深莫浪悲,有酒且醉高阳池。百年知几从古少,一日不见令人思。醉来子细看萸佩,兴剧风流歌柘枝。洪范桥西浣花老,得钱相觅肯教迟。
刘元辅寄咏史六十首赋此为谢。宋代。徐瑞。 永嘉诸老不可作,史傅纷纭孰与评。一字不轻严兗铖,千年如见审槿衡。常尤此道无人识,忽得公诗老眼明。雪手焚香三读龙,小楼坐对晚山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