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业大梁郊,开门即广野。簸弄无沧流,安得清泉泻。
凿井汲澄深,学作灌园者。畦蔬杂花卉,犹堪树枌槚。
井上琼枝秀袅娜,十年相见碧崖峨。玉山鸾凤几时至,乞与高梧长作窠。
凿井歌。唐代。王廷相。 素业大梁郊,开门即广野。簸弄无沧流,安得清泉泻。凿井汲澄深,学作灌园者。畦蔬杂花卉,犹堪树枌槚。井上琼枝秀袅娜,十年相见碧崖峨。玉山鸾凤几时至,乞与高梧长作窠。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赠朱少南别二首。宋代。李吕。 外貌休寻饾座梨,应知石里蕴环奇。从来善相书前史,为识英雄未遇时。
游灵隐次日作诗记之。清代。袁昶。 少耽名山游,欲乘龙蹻去。昨游灵鹫岭,异状难名数。日行阎浮岚气殷,绿萝上覆云根孱。洞中瘖虎伏何处,洞外老藓缘梯斑。世上炎歊峡中冷,寒碧一勺牙生鋋。峰峰石壁面势异,大似伊阙雕孱颜。梁穿唐凿不暇诘,神工鬼斧搜天关。辟支弟子已伟绝,况有七佛难跻攀。韬光苦县篇第几,缥缈湿翠浮云间。余杭之胜天目最,灵脉奔渟此山会。绝顶传闻宵见日,海门遥望涛如带。匆匆兴尽未果游,径坏奔泉鸣石濑。山僧劫后梵筵空,惟有危楼卧古钟。事往何人留镂壁,时清无钵可降龙。逃空早晚重来此,待取秋山霜叶红。
齐头竹坞。明代。翁延寿。 叠干连云翠作堆,笼烟锁雾径三开。千竿矗立迎风舞,万叶萧疏引凤来。六逸飞觞歌渭上,七贤流韵在淇隈。高姿劲节淩霄汉,应有龙孙出草莱。
丙寅十四首效韦苏州。宋代。黄庭坚。 雪霁草木动,春融烟景和。嘉晨掩关坐,如此节物何。同游得二子,晤对不在多。
再寄答胡元瑞且邀相过二章 其一。明代。王世贞。 飘然年少弃繻生,每出新篇令我惊。一字风云争吐气,千秋日月破藏名。无奇寂寞甘扬阁,有好嵯峨必汉京。五子见来今已尽,那能白眼向时英。
泊松山湖。明代。陶安。 风逆湖波涌,维舟傍浅沙。松山双石褵,茅舍几人家。霜树明丹叶,寒蔬长绿芽。客乡今夜月,伴我宿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