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草江花满眼新,不知郎处几多春。
愁来欲上东峰望,上到东峰愁杀人。
巴人竹枝歌(四首)。唐代。王廷相。 江草江花满眼新,不知郎处几多春。愁来欲上东峰望,上到东峰愁杀人。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王廷相。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答苏云浦侍御。明代。董其昌。 芳讯到江潭,青霜字字含。襜褕行渐远,草木味同参。云梦应吞九,峨眉亦有三。山中无绿绮,何以报双南。
探梅至东村。宋代。陆游。 乞得残骸已累年,柴车破弊不堪悬。闲愁正要供诗思,小疾何妨省酒钱。忍事渐多心混混,贮书虽少腹便便。今朝偶有寻梅兴,春色争来拄杖前。
喜晴有感呈晁郎。宋代。张耒。 山城淫雨霁,窗户含余清。老人午睡足,杖策遶荒庭。长夏吾庐秀,清阴交众荣。茫茫榛莽中,萱草扬其英。植杖视天壤,悠然感浮生。淹泊且无叹,人事亦难恒。一旦舍此去,触物不无情。何为久戚戚,遇酒但知倾。
邂逅故人 其一。宋代。李之仪。 湖山胜处得君家,怀祖曾于膝上誇。不见多年应宦远,相逢何事却天涯。朱弦无复来湘水,骏骨分明产渥洼。闻道贤劳多野处,新醅聊寄傲霜花。
山居友。金朝。李龏。 不事尘中事,如君只一家。堕巢收煮茗,闲艇借移花。养树填山色,疏池抉草苴。妻孥谙地利,亦喜治桑麻。
和李敷察推即席感旧二首 其一。宋代。范纯仁。 相逢同榜盛当年,喜复君来对此筵。花下莫辞频把酒,月中曾是共登仙。左迁还有粗官乐,晚达何妨秀句传。得失已看如塞马,苦心劳力亦徒然。
买陂塘 寄题俞丹屿荻雪村庄。清代。李良年。 溯苍茫、中央宛在,风人曾写高致。而今再见东湖隐,开个柴门湖觜。花数里。到香色都消,占断横斜水。寻诗徙倚。想鱼板无声,野云欲压,沙雁一行起。葭墙短,波影半沉窗纸。画图佳绝无此。垂杨著絮梨吹粉,何似薄寒秋尾。清冷意。便闲笑、人间亭院争红翠。岁云晚矣。待郭索缘滩,鲈鱼出网,沿月小舠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