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
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
腊雪不满地,膏雨不降春。恻恻诏书下,半减麦与缗。
半租岂不薄,尚竭力与筋。竭力不敢惮,惭戴天子恩。
累累妇拜姑,呐呐翁语孙。禾黍日夜长,足得盈我囷。
还填折粟税,酬偿贳麦邻。苟无公私责,饮水不为贫。
欢言未盈口,旱气已再振。六月天不雨,秋孟亦既旬。
区区昧陋积,祷祝非不勤。日驰衰白颜,再拜泥甲鳞。
归来重思忖,愿告诸邑君。以彼天道远,岂如人事亲。
团团囹圄中,无乃冤不申。扰扰食廪内,无乃奸有因。
轧轧输送车,无乃使不伦。遥遥负担卒,无乃役不均。
今年无大麦,计与珠玉滨。村胥与里吏,无乃求取繁。
符下敛钱急,值官因酒嗔。诛求与挞罚,无乃不逡巡。
生小下里住,不曾州县门。诉词千万恨,无乃不得闻。
强豪富酒肉,穷独无刍薪。俱由案牍吏,无乃移祸屯。
官分市井户,迭配水陆珍。未蒙所偿直,无乃不敢言。
有一于此事,安可尤苍旻.借使漏刑宪,得不虞鬼神。
自顾顽滞牧,坐贻灾沴臻。上羞朝廷寄,下愧闾里民。
岂无神明宰,为我同苦辛。共布慈惠语,慰此衢客尘。
旱灾自咎,贻七县宰同州时。唐代。元稹。 吾闻上帝心,降命明且仁。臣稹苟有罪,胡不灾我身。胡为旱一州,祸此千万人。一旱犹可忍,其旱亦已频。腊雪不满地,膏雨不降春。恻恻诏书下,半减麦与缗。半租岂不薄,尚竭力与筋。竭力不敢惮,惭戴天子恩。累累妇拜姑,呐呐翁语孙。禾黍日夜长,足得盈我囷。还填折粟税,酬偿贳麦邻。苟无公私责,饮水不为贫。欢言未盈口,旱气已再振。六月天不雨,秋孟亦既旬。区区昧陋积,祷祝非不勤。日驰衰白颜,再拜泥甲鳞。归来重思忖,愿告诸邑君。以彼天道远,岂如人事亲。团团囹圄中,无乃冤不申。扰扰食廪内,无乃奸有因。轧轧输送车,无乃使不伦。遥遥负担卒,无乃役不均。今年无大麦,计与珠玉滨。村胥与里吏,无乃求取繁。符下敛钱急,值官因酒嗔。诛求与挞罚,无乃不逡巡。生小下里住,不曾州县门。诉词千万恨,无乃不得闻。强豪富酒肉,穷独无刍薪。俱由案牍吏,无乃移祸屯。官分市井户,迭配水陆珍。未蒙所偿直,无乃不敢言。有一于此事,安可尤苍旻.借使漏刑宪,得不虞鬼神。自顾顽滞牧,坐贻灾沴臻。上羞朝廷寄,下愧闾里民。岂无神明宰,为我同苦辛。共布慈惠语,慰此衢客尘。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得太清小桧植馆中。宋代。韩琦。 仙桧移来近紫坛,亭亭将见起亭端。纤枝未觉来风韵,劲节先知度岁寒。得地最宜儒馆种,结根须作栋材看。愿将轩竹陪苍翠,带雪闻樽助雅欢。
遣兴十首 其五。宋代。员兴宗。 草色当阶绿渐侵,我观物化岂无心。风轩纳絮春无赖,雨屋关愁夜不禁。
题萧婿承恕竹。明代。杨士奇。 凤凰池上写琅玕,便有清风五月寒。石台溪畔桃源里,最好萧斋静处看。
画兰 其二。元代。凌云翰。 深林绿艳恐消歇,故假人间膏沐容。忽见一丛崖石上,动摇浑似汎光风。
赠魏公子徐京一首。明代。黄省曾。 中山王孙居云子,浮云同驻吴趋里。翩翩逸气千紫云,荣华不直东流水。五陵之豪岂足交,折节来寻江海士。赤松笑闭穹窿山,方平正隐干将市。齐云楼前倾盖逢,终日言谈洗心耳。别来几时愁绿萝,青鸟衔书下彤几。高歌灿烂五色霞,鸾龙回薄苏台纸。再三展读知尔心,昂藏常在苍冥里。
移莎。唐代。唐彦谦。 移从杜城曲,置在小斋东。正是高秋里,仍兼细雨中。结根方迸竹,疏荫托高桐。苒苒齐芳草,飘飘笑断蓬。片时留静者,一夜响鸣蛩。野露通宵滴,溪烟尽日蒙。试才卑庾薤,求味笑周菘。只此霜栽好,他时赠伯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