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秋日登美美亭。宋代。张咏。 野人官职与心违,何况经年未得归。一夕秋风无限思,偶来凭槛到斜晖。
复次韵二首 其二。宋代。李吕。 元是第一花,何用争头角。桃李待春风,妖娆恣轻薄。幽人似归鸿,浩气胸磊落。感此岁寒枝,悠然成独酌。
入山寄友。明代。释函可。 到来方觉好,山亦厌名闻。世事凭萝隔,幽情与佛分。猿啼几树月,鹿过一溪云。此处真惟我,相寻未许君。
送人归村居。清代。王敏。 水际茅斋碧霭间,东风欲趁杏花还。一杯绿柳桥边酒,十里斜阳马上山。芳草送人何寂寂,晚莺留客太关关。旧交零落新交少,为说求间未许间。
乞休疏上闻见阻公车志恨。明代。王世贞。 麋性虽驯尚畏人,苍浪衰鬓已如银。陈情表上虚何益,归去辞成恐未真。造化岂应私长物,风尘元自妒闲身。弇园何限相留态,松竹依依更几旬。
潼关。清代。顾炎武。 黄河东来日西没,斩华作城高突兀。关中尚可一丸封,奉诏东征苦仓卒。紫髯岂在青城山,白骨未收殽渑间。至今秦人到关哭,泪随河水无时还。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清代。王国维。 草偃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