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台临永路,跂足望行子。片片云触峰,离离鸟渡水。
丛林远山上,霁景杂花里。不见携手人,下山采绿芷。
龙门西峰晓望刘十八不至。唐代。李颀。 春台临永路,跂足望行子。片片云触峰,离离鸟渡水。丛林远山上,霁景杂花里。不见携手人,下山采绿芷。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忆秦娥(有寄)。宋代。张辑。 春寂寂。画阑背倚春风立。春风立。楚山无数,暮天云碧。琴心写遍愁何极。断肠谁与传消息。传消息。当年情墨,泪痕犹湿。
杂诗六首 其四。宋代。刘豫。 倚岩萧寺据危崖,丈室轩窗面水开。雪霁暮寒山月上,数竿修竹一枝梅。
追赋鲍元茂南墅 其二。明代。唐桂芳。 园林欣有主,文字见诸孙。南斗低窥座,西山直入门。卜邻期岁晚,屏迹远人喧。安得扶藜杖,看云坐石垣。
题陈子韬孝廉诗文集。清代。汪芑。 剑气珠光久郁埋,瑶华赠我眼惊开。身全浩劫庸非福,诗到名家始敛才。赵壹飘零囊底罄,杜陵辛苦贼中来。故人尚有王阳在,好对湖山劝一抔。
上元夜六首·其一。唐代。崔液。 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自诒。宋代。陆游。 行年耄及卧蜗庐,山水登临亦已疏。无可奈何犹食粟,未能免俗学浇蔬。蓬门时接渔樵话,麈几聊存种树书。强欲入城还自笑,世间那有鹤乘车。
醉落魄·离京口作。宋代。苏轼。 轻云微月,二更酒醒船初发。孤城回望苍烟合。记得歌时,不记归时节。巾偏扇坠藤床滑,觉来幽梦无人说。此生飘荡何时歇?家在西南,常作东南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