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山色叠,平野接荒陂。莲折舟行远,萍多钓下迟。
坏堤泉落处,凉簟雨来时。京口兵堪用,何因入梦思。
京兆公池上作。唐代。温庭筠。 稻香山色叠,平野接荒陂。莲折舟行远,萍多钓下迟。坏堤泉落处,凉簟雨来时。京口兵堪用,何因入梦思。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添声杨柳枝。清代。赵我佩。 半捲香帘烛影摇。夜迢迢。此时情绪已魂销。掩轻绡。人瘦花残秋去了。愁多少。芭蕉窗外更无聊。雨潇潇。
百香诗 其七十五 香炉石。元代。郭居敬。 不学金猊置画堂,仙家顿放水中央。寒烟漠漠霜风里,只□梅花一瓣香。
雪霁偕邬梅仙登奎光阁柬棣笙。清代。许传霈。 乾坤妙炉橐,霏雪满林壑。城居人欲僵,冻蟹行郭索。十日忽快晴,忙煞登临屩。远眺集同心,拾级奎光阁。奎光与雪光,初望色交错。久倚危栏肱,□住转蓬脚。窗罗列乱峰,峰峰成玉削。对我峙道场,塔势出若跃。高手尽白描,文章卓南郭。北临苍卞苍,遥接气宏绰。青眼纵不逢,白首俨相约。朔风刺面来,语语答檐铎。山灵前致词,色相归无著。惜不携素琴,松风和穆若。同游知音者,襟期共澹泊。太古本无弦,耻作閒寄托。呵毫质主人,官冷未寂寞。烹茶雪一瓯,棋声当窗落。
野人送朱樱。唐代。杜甫。 西蜀樱桃也自红,野人相赠满筠笼。数回细写愁仍破,万颗匀圆讶许同。忆昨赐沾门下省,退朝擎出大明宫。金盘玉箸无消息,此日尝新任转蓬。
清平乐。宋代。晏几道。 春云绿处。又见归鸿去。侧帽风前花满路。冶叶倡条情绪。红楼桂酒新开。曾携翠袖同来。醉弄影娥池水,短箫吹落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