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半分。孤光吞列宿,四面绝微云。
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中秋月(一作廖凝诗)。唐代。李洞。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半分。孤光吞列宿,四面绝微云。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送朱元晦游湘中。宋代。黄铢。 有美人兮,蹇何为兮中洲。鸣玉佩兮,冠云章而远游。浮沅湘而西蹠兮,因返睇兮层丘。繄发轫之指期兮,歌予怀以送之。粤大道之汩湮兮,嗟惟君兮何求。唐虞远而不可见兮,凤鸟去兮衰。翟朱之诡行兮,邹人拒而劙之。竺老氏之猖披兮,浸淫渝而益非。思正气之所繇兮,度百世而固然。岂日夜而忘之兮,曰夫子之所传。发丝丝其不斩兮,哇淫蔽兮莫开。讫大振於兹时兮,余将从乎洛之湄。主郁郁郁葱葱而无告兮,顾坐兆兮何知。梏夜气而不存兮,外其良而四驰。彼早兴而夕息兮,既日暖和而不能察也。纷蠢蠢其倚靡兮,曰骛乱而莫之达也。思存养而莫吾亏兮,所事天下而不忘繇。致知自强兮,至天下以□览。余初其性之兮,稽□坟而载陈。仁与人其并致兮,道乌乎而远身。刚柔之弛张兮,一气缭转而无息。矫吾奠夫两间兮,又阴阳而与为一。超无极而混沦兮,精凝融而以神。卒变化而不穷兮,周流通乎九垠。悲空言之无所底兮,固将推乎余所行。杂椒兰惟并进君兮,终何乖异而不余信。既鄙弃而不吴庸兮,徒渊潜以自珍。岂不郁陶而思君兮,觊方来之以申。时与时其未际兮,夷与裔兮得志。□冠巾之易置兮,曾乐天而不云恚。曾永慨以嗟咨兮,聊远举乎湘中。即友声以自乐兮,盖将切偲以益其躬。山九疑而在上兮,湘流奔其在下。故仁智之所乐兮,遂倘佯而辞去。超兮浮兮,心若谋兮。{左日右旬}兮眄兮,目横分兮。鸾凤并驭,羌不得留兮。时未适当适,吾何为东周兮。乱曰:汩兮沅湘,生秋风兮。商行激御,白云东兮。树木萎落,山郁盘兮。风车雨轮,旌摇其行兮。委蛇噎抑,多修艰兮。白首倚户,思结棘兮。信莫乐兮,君乎忘归兮。
代人与荆襄李制帅。宋代。释居简。 桃花武陵原,千骑访旧游。旧题鬼神护,苔藓封蛟虬。是时原中花,炫昼烂不收。稚耄相欢呼,再拜罗道周。一闻謦咳声,曰似吾故侯。侯今飞上天,盟在沧江鸥。公来席未温,玉帐凉生秋。粘天洞庭北,襄楚当襟喉。小屈经纶手,平分宵旰忧。风清鹦鹉洲,月满黄鹤楼。黄鹤去不返,万灶栖貔貅。白羽青纶巾,坐寝淮南谋。文武固一道,貂蝉出兜鍪。致身须黄阁,看镜方黑头。故家迈种德,台辅不足酬。颓支邹鲁澜,末障洙泗流。载观统有宗,抑使俗不浮。古道复大明,殊俗皆蒙休。况夫蜀文章,眉独称雄酋。多应峨眉月,只照东家丘。
偈颂一百四十二首 其四十八。宋代。释广闻。 祖师不来,曹溪路上生深棘。善财别后,楼阁门前草自青。直下穿过髑髅,换却眼睛。欲入洪波里,须是弄潮人。
观城歌七首 其七。明代。边贡。 百雉城头小队行,下闻闾里动欢声。防边不在多戎马,只有人心是甲兵。
送李新州。宋代。张栻。 清绝湘南地,乡间见老成。蔽棠方有望,折柳却关情。侧听舆人诵,还新月旦评。相望幸邻壤,犹得借余明。
移桃花示俞秀老。宋代。王安石。 舍南舍北皆种桃,东风一吹数尺高。枝柯蔫绵花烂熳,美锦千两敷亭皋。晴沟涨春绿周遭,俯视红影移渔舠。山前邂逅武陵客,水际彷佛秦人逃。攀条弄芳畏晼晚,已见黍雪盘中毛。仙人爱杏令虎守,百年终属樵苏手。我衰此果复易朽,虫来食根那得久。瑶池绀绝谁见有,更值花时且追酒。君能酩酊相随否。
清平乐 山行见芍药 山中芍药五月始开,有感。元代。刘敏中。 山寒开晚。开也无人管。风里欹红颜色浅。恨与天涯共远。多时立马彷徨。一枝为挽余香。欲说扬州旧谱,怕渠分外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