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读杜子美三大礼赋。宋代。郑刚中。 牢落长安赋就时,青苔到榻有谁知。年逾四十犹无禄,笔下千篇祗有诗。风雨飘零长是客,干戈悲梗独忧时。平生爱作惊人句,博得如今杜拾遗。
送丘都承。宋代。洪咨夔。 艺祖立鳌极,腹心赵书记。披图指幽燕,翰死谁可继。异时拾空城,中国坐自弊。伊吾纷抵掌,须作根本计。仁皇柔北夷,富公效表饵。终身耻言功,力辞枢密使。况今百年间,未洗新亭泪。平凉急寻盟,正恐废大义。中朝两说分,各植汉赵帜。诏书趣公归,渴欲断群议。矫矫鸾凤姿,鼎鼎廓庙器。持心水镜平,料事蓍蔡智。天道方好还,上策先自治。折衷和战间,守乃万全利。西关碎其有,东垒掇所弃。证状朝暮殊,守亦岂易事。医国得和扁,神圣工巧备。囊中黄昏汤,着手须早试。外御几边将,中权一阃制。当思择时髦,不在变局势。忠贤乃命脉,公道实元气。精神以此强,可却十万骑。淮南畏汲黯,奉天倚陆贽。中兴在公手,一语泽百世。太山重名节,鸿毛等富贵。不惟天下望,是亦文定志。紫枢摩斗极,青藜照中祠,江风驾樯乌,天阔秋雨霁。诸生笑牵衣,狂语出半醉。勿作醉语看,嚼蜡或有味。
和峡州赵教授春后雪中惠酒。宋代。阳枋。 义理无穷岁月习,有言欢尽易精微。梅花带雪春将半,龙战爻中辩是非。
宿康谷晓归。明代。顾璘。 山寺鸣鸡促晓驺,篮舆冲黑过峰头。天低路向云中落,雾重山如海上浮。竹叶随时供野酌,桃花何处问渔舟。松泉满眼行将尽,已动红尘簿领愁。
送樊眉州。宋代。李流谦。 我先君子官于涪,一时贤僚今在不。唯公直节贯华皓,千尺寿桧横霜秋。丈人静听请具陈,平生契义嘣肉侔。简池解组过乡县,剧饮不云公遮留。似是兄弟姓则殊,诗藁半破犹勤收。合行使符蔡山下,先后召杜腾民讴。吾家万松荫黄土,公方千骑驱华辀。十年不见此邂逅,穷冬雨雪寒飕飗。未明投刺候门下,老阍窃语来何求。柳州先友一一数,山阳邻笛令人愁。岷峨气象搞湖海,近日人物几穷搜。如公当寘文石陛,一麾乃付近古州。苏家名称震戎夏,如崧降甫尼生丘。文献可徵况美俗,黄堂坐啸万事休。公余兵卫绕画戟,妙香一缕铃斋幽。神交千载尚谁可,子韩子文著床头。
赠棋士兼相。宋代。蔡沈。 嵯峨远游冠,过我田里居。手谈达要妙,心计有卷舒。把握杀活机,操持开阖枢。总总如乱兵,纷纷若奔车。观者皆怵惕,敌人更揶揄。一着起疲废,万口惊諠呼。巧思自神授,智慧非常拘。又闻风鉴精,许与且不渝。群公赠诗文,称述良匪虚。自昔少兼能,今挟二术俱。奕秋与许负,世异同一躯。惜哉惟艺名,问学当何如。
上严州乌石滩。宋代。杨万里。 人语相闻数尺间,其如滩恶费人梦。已从滩下过滩上,却立前船待後船。
始赴东山口杨柳村庄作 其六。明代。区大相。 沙田春悯潦,云壑昼伤阴。牛羊村径浅,耕凿战场深。麛狎眠幽竹,鸥喧坐碧浔。遗书犹可读,谁贵满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