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道背于时,携归一轴诗。树沈孤鸟远,风逆蹇驴迟。
草入吟房坏,潮冲钓石移。恐伤欢觐意,半路摘愁髭。
下第送张霞归觐江南。唐代。李洞。 此道背于时,携归一轴诗。树沈孤鸟远,风逆蹇驴迟。草入吟房坏,潮冲钓石移。恐伤欢觐意,半路摘愁髭。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同谊夫国才饯季然于普门院取壁间五字诗各探。宋代。王灼。 暑途劝加餐,养成摩天翮。中车宝带黄,小队油幢碧。
西郭。明代。何景明。 西郭栖迟地,寒山夕景繁。鸡豚归故道,鸟雀下秋园。开户林风入,沿坡草露翻。香粳夜来熟,岁暮足盘飧。
哭司直。清代。陈宝琛。 病深始悟世无医,伤性残生悔已迟。廿载未乾当室泪,一贫难塞倚闾悲。庾尘不污归无忝,陶幕相依死有知。槁木成灰犹汝恸,遥怜痴叔鬓如丝。
奈何歌六首 其五。清代。徐搢珊。 乱后谋生尤坎坷,精神为我半消磨。殷殷属望惟吾也,名不成兮可奈何。
咏古 其四。明代。李攀龙。 白云出山陵,乃在天一方。东土既已洽,徂西聊倘佯。虎豹自为群,乌鹊列成行。惟帝立嘉命,诸夏发其祥。愿言顾见女,中心以翱翔。刊石树弇兹,千载遥相望。
题象山县栖霞观应真亭简住持张羽士 其一。宋代。宋伯仁。 杜鹃声里立东风,山色应怜鬓已蓬。二麦晓寒新雨后,一年春事落花中。醉斟浮蚁邀仙客,笑揖飞鸥问钓翁。檐外万竿君子竹,虚心能得几人同。
三径时容二仲游,坐中江左半名流。还因善病遗玄晏,敢为论交薄太丘。
明月珠寒何处得,阳春句好竟谁酬。亦知违世非君意,无那轻阴搅独愁。
初春饮张氏伯仲园皇甫子循以疾不与贻诗见艳未及造访先此有答。明代。王世贞。 三径时容二仲游,坐中江左半名流。还因善病遗玄晏,敢为论交薄太丘。明月珠寒何处得,阳春句好竟谁酬。亦知违世非君意,无那轻阴搅独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