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一酌又离觞,欲别无言意更狂。西浦此鞭仍我马,扬州今夜是公航。
孤鸿北向心随去,江水东来梦与长。回首不知人近远,几行烟树入淮阳。
仪真与公别后至西浦桥有怀。唐代。庄昶。 东风一酌又离觞,欲别无言意更狂。西浦此鞭仍我马,扬州今夜是公航。孤鸿北向心随去,江水东来梦与长。回首不知人近远,几行烟树入淮阳。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书渔庄邂逅录卷末。宋代。吴误。 丹中神水与华池,学者如麻悟者稀。但指气精为造化,岂知铅汞有深微。迷途到底生邪见,大道何人为指归。今日相逢皆宿契,与君容易泄天机。
过孟津次先己酉韵。明代。赵贞吉。 回御指沧浪,吾家沱水傍。苾刍香座稳,平仲野阴凉。卜世传关朗,交邻托仲光。续经犹畏老,无力赋《长杨》。
送友人北上。清代。沈谦。 嗟君此行役,把酒一沉吟。驱马河冰滑,听鸡夜雨深。鼓鼙孤客泪,书札故人心。念母归应早,天涯弗滞淫。
题丹霞雪干图为澹归大师寿。清代。陈恭尹。 绝巘全高寄,孤根压众芳。已成空谷玉,如带掖垣霜。世想和羹实,天留暮岁香。南枝长不老,微笑傍空王。
冯叟居。唐代。刘驾。 天作冯叟居,山僧尚嫌僻。开门因两树,结宇倚翠壁。溪南有微径,时遇采芝客。往往白云生,对面千里隔。机忘若僮仆,常与猿鸟剧。晒药上小峰,庭深无日色。自忘归乡里,不见新旧戚。累累子孙墓,秋风吹古柏。
已亥杂诗 238。清代。龚自珍。 拟策孤筇避冶游,上方一塔俯清秋。太湖夜照山灵影,顽福甘心让虎丘。
解蹀躞•观苇野凫潭,借次公蜀丞。近现代。陈匪石。 浪影低翻,葭菼阵雁惊寒起。断肠斜日,危阑且休倚。灯火倏绕高城,并鞍缓辔归时,野烟凝紫。软尘里。闲话天涯情味。秋光正无际。旧经江北江南五湖水。掩映残叶疏林,小山含笑相招,梦中丛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