莺花三月扬州路,傍母东征觐父官。作伴青衫供色笑,如云绿发衬斑斓。
后生满眼应谁畏,门第当时亦不寒。官署日长閒展卷,中郎有眼在毫端。
送敕侄奉母之官所。唐代。庄昶。 莺花三月扬州路,傍母东征觐父官。作伴青衫供色笑,如云绿发衬斑斓。后生满眼应谁畏,门第当时亦不寒。官署日长閒展卷,中郎有眼在毫端。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
不住扬州听玉箫,相思连夜泛江潮。几多花落几多雨,廿四风来廿四桥。
下水只愁千片尽,待人还见一丛娇。自今系艇频沉醉,趁值晴林晚步遥。
自淮扬舟还竹圃李文中邀同陈大士杨维斗艾千子顾孝侯吴次尾诸子酌牡丹花前拈得娇字。明代。黎遂球。 不住扬州听玉箫,相思连夜泛江潮。几多花落几多雨,廿四风来廿四桥。下水只愁千片尽,待人还见一丛娇。自今系艇频沉醉,趁值晴林晚步遥。
和江州江中丞见寄。唐代。徐铉。 贾傅南迁久,江关道路遥。北来空见雁,西去不如潮。鼠穴依城社,鸿飞在泬寥。高低各有处,不拟更相招。
和毗陵尉曹昭用见寄。唐代。李中。 决狱多余暇,冥搜万象空。卷帘疏雨后,锁印夕阳中。还往多名士,编题尚古风。宦途知此味,能有几人同。
孙公素中允将往相台谒韩魏公贻诗为别因以酬。宋代。强至。 紫宸班退听宣麻,镇邺司徒换将牙。到日玳筵公定喜,当年珠履客尤嘉。赋惊合座争观祢,乐重当时合姓车。入夏后园闻更好,绕池十丈看荷花。
福州寄内。清代。林旭。 人海投身未作谋,多君送我思何周。江干灯火残宵月,客里林园临别游。携手何当歌有道,客居聊得顾无忧。入关志气无能励,望远凭高莫自愁。
与歌者何戡。唐代。刘禹锡。 二十余年别帝京,重闻天乐不胜情。旧人唯有何戡在,更与殷勤唱渭城。
蝶恋花 早秋。明代。王夫之。 落日青空分燕尾。一片残云,犹作孤峰紫。剪剪白蘋风歘起。藕花露滴清波里。为问贴天双燕子。底事能忘,辛苦春前垒。回首垂杨无限意。无情也应悲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