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屋峭难名,三刀梦四更。日升当地缺,星尽未天明。
度雪云林湿,穿松角韵清。崔家开锦浪,忆着水窗声。
西蜀与崔先生话东洛旧游。唐代。李洞。 王屋峭难名,三刀梦四更。日升当地缺,星尽未天明。度雪云林湿,穿松角韵清。崔家开锦浪,忆着水窗声。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游仙词三十三首。宋代。王镃。 紫云缭绕玉城开,张许真人入奏台。大帝正答雷雨事,宝函捧出又回来。
怀匡山山长二首。唐代。贯休。 白石峰之半,先生好在么。卷帘当大瀑,常恨不如他。杉罅龙涎溢,潭坳石发多。吾皇搜草泽,争奈谢安何。见说面前峰,寻常醉亦登。雨馀多菌出,烧甚古崖崩。觅句曾冲虎,耕田半为僧。闻名多岁也,常恨不飞腾。
仙霞道中阻雨。宋代。黄公度。 薄暮雨霏霏,归心恨不飞。客程三日阻,家舍半年违。涧涩水争道,山空云触衣。凭谁洗光手,取出太阳辉。
送公衡韶州省觐兼怀倪南雄李曲江二首 其一。明代。郑善夫。 尔往宁亲日,千花春未稀。此行无道路,綵戏及庭闱。王勃才名盛,孙登世事微。如逢始兴守,道我钓鱼矶。
用欧公韵寄夫子。清代。姚倚云。 忆昨送君时,风光正春日。别离那可论,此心良忽忽。虽有千万言,心悲不能出。深恐扰君思,回肠忍泪没。自君远行役,承欢双亲膝。黾勉敢惮劳,夙夜怀懔慄。初来未尽谙,儿女相辅弼。惭惶提斯心,安得往时逸。风月非无趣,每每看令失。时或有佳致,十不能得一。感念高堂慈,遇事必宽恤。有时怜其长,命之和新律。亦欲博亲欢,苦思真咄咄。流光何迅速,夏去秋风疾。相思惟自知,乌能向人述。忽得桐城书,青山已卜吉。览之涕交流,岂敢望归必。老人竟颔首,许其返蓬筚。又得津门书,周旋语意密。极论劬劳恩,去日若鞭抶。汝心苟不从,遗恨当斧锧。故尔辞两亲,脱身不用乞。在道感君怀,反复视君笔。忧思安能已,徒有泪横溢。君诚不自聊,尚恐君心郁。何以报深情,珍重为君匹。倦极入幽梦,相见在仿佛。忽为晨钟醒,劳生待谁嫉。茫茫大块中,尔我定何物。好留泡影嬉,祇待白头毕。从兄复登舟,亦任风涛䫻。万里若乘槎,苍茫近太乙。云际山迢迢,枫林秋瑟瑟。寒沙群雁嗷,荒渚幽虫唧。皓月一周天,片帆抵官室。悲喜涕重闱,亲情绕诸侄。旧日闺阁中,妆台尽散佚。芙蓉尚含苞,丹橘犹结实。依依我亲傍,留连复惕怵。聊慰罔极思,寸心中自劾。且复爱年华,新妆待君栉。翱翔好致身,憔悴嗟吾质。不然陶翟耳,吾岂慕高秩。堂上七十年,人情三百绂。
枝头蓓蕾,褪红绡微露,江南春色。多谢东风吹半朵,来入骚人瑶席。粉脸轻红,芳心羞吐,别有真消息。妆台帘卷,寿阳著意留得。
好是雪满群山,玉纤频捻,泛清波文鹢。深院相逢人尽道,标格都从天锡。梦蝶徒劳,霜禽休妒,争奈伊怜惜。高楼谁倚,寄言休为横笛。
念奴娇(亲情拾得一婢,名念奴,雪中来归)。宋代。史浩。 枝头蓓蕾,褪红绡微露,江南春色。多谢东风吹半朵,来入骚人瑶席。粉脸轻红,芳心羞吐,别有真消息。妆台帘卷,寿阳著意留得。好是雪满群山,玉纤频捻,泛清波文鹢。深院相逢人尽道,标格都从天锡。梦蝶徒劳,霜禽休妒,争奈伊怜惜。高楼谁倚,寄言休为横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