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
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
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
题竹溪禅院。唐代。李洞。 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端。爽极青崖树,平流绿峡滩。闲来披衲数,涨后卷经看。三境通禅寂,嚣尘染著难。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
李洞。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再和仇粹夫 其一。宋代。李之仪。 曾寄冰绡十幅开,竹间红蕊燕衔来。黄筌已去风流尽,忽见诗翁笔下催。
武溪。唐代。李渤。 扁舟初泛入泷船,隐约乘槎上汉年。岸狭束成三级浪,山高分得一毫天。扫开盘石那无酒,流出桃花恐有仙。青史若能留姓字,直须来此钓溪烟。
咏史 其五。明代。李待问。 南渡分崩日,如公不见庸。君王已为虏,时宰尚和戎。饶有持危略,空余恋阙忠。至今谈宋事,犹复泣陈东。
大桥墓下。清代。范当世。 草草征夫往月归,今来墓下一沾衣。百年土穴何须共,三载秋坟且汝违。树木有生还自长,草根无泪不能肥。泱泱河水东城暮,伫与何人守落晖?
水栀。宋代。蔡戡。 谁移花本瓦盆中,怪底幽香度晓风。白石清泉助潇洒,疏枝瘦叶缀玲珑。晴窗坐对情无那,午枕清眠梦亦通。小品纷敷生意足,信知人力夺天工。
安化寺刻竹诗八章章四句。清代。戴亨。 苔光莹莹,云影皑皑。高窗雨过,落花飞来。雨霁云沈,天光侵户。趺坐观空,游心太古。熏风书炎,飘萧疏雨。日之夕矣,差池月宇。清风荡飏,飒然襟开。白云不去,幽鸟时来。闇闇孤丛,落落禅宇。载阴载晴,唯我与汝。浓露零兮,林枯山老。时兮奈何,青苍独保。高节嶙峋,葆汝天兮。霜风凛冽,吹汝寒兮。尔心虚兮,德不尔孤。尔节坚兮,时宁尔渝。
扫除尚书公冢下。宋代。李彭。 平原令仆射,精锐畅人谋。当时焚谏草,安知即山丘。零落三十年,谁其追远猷。只今忠义风,夜夜鸣松楸。啼鸟劝行沽,催花生道周。遗墟泣翁仲,荒蹊风马牛。非无玉树郎,抱官在中州。悠悠生存子,那得不沉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