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入天地炉,南方正何剧。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
赫赫沸泉壑,焰焰焦砂石。思减祝融权,期匡诸子宅。
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心空得清凉,理证等喧寂。
开襟天籁回,步履雨花积。微风动珠帘,惠气入瑶席。
境闲性方谧,尘远趣皆适。淹驾殊未还,朱栏敞虚碧。
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唐代。杨巨源。 火入天地炉,南方正何剧。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赫赫沸泉壑,焰焰焦砂石。思减祝融权,期匡诸子宅。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心空得清凉,理证等喧寂。开襟天籁回,步履雨花积。微风动珠帘,惠气入瑶席。境闲性方谧,尘远趣皆适。淹驾殊未还,朱栏敞虚碧。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送方绚解元赴试南宫用桂林一枝荆山片玉为韵八首 其二。宋代。刘弇。 人言蜀道难,历井如扪参。何如棘围里,对面横霜镡。声价一日中,不数双南金。秋风大情生,半入潇洒襟。袖有百鍊骨,跃马辞家林。
寓京感事五首 其一。明代。皇甫汸。 亡命当年为报雠,自矜骁勇蓦边州。持刀白日横行市,县令低眉不敢收。
郴江百咏并序·射圃亭。宋代。阮阅。 不似投壶谩雅歌,纵贤无奈罚觥何。若知蓬矢桑弧意,不用穿杨中鹄多。
分韵奉送中济侍郎出帅环庆得启字。宋代。钱协。 除戎问边锁,谋帅系国体。遴简出丝缗,光华建旌棨。威谋重兼济,垢玩当一洗。游刃无全牛,岂复论肯綮。勇猛不为边,九伐秉周礼。行期凯歌还,宸廷聊聚米。游从惜暌离,合醵置甘醴。灵囿郁敷腴,天潢湛清泚。偕赋踵前修,银钩閟方底。从予轻若飞,吾方惭七启。
广州感怀。清代。金和。 羊去当年不复回,模糊难访越王台。空池寂寞留仙迹,舞榭荒凉慨霸才。文字有灵差不朽,云山无恙好重来。行人莫问兴亡事,且饮珠江酒一杯。
南柯子 病中怀亲。清代。万淑修。 不必愁生死,关山隔故乡。楼头吴橘又初黄。正是暮秋时候、过重阳。日落迷芳草,庭深怯晓霜。病怀无计苦参商。又见一行征雁、断人肠。
丫山惠菊酒霜橘豚蹄口占奉谢二首 其二。明代。黄衷。 皇橘醑翁映二毛,春风长日读离骚。老饕意态凭描画,细嚼豚蹄当左螯。
少年游 次韵,答太一、钝根。近现代。高旭。 愿填碧海自深深。悱恻美人心。别亦堪怜,生犹多恨,默倚画楼阴。秋云无赖化烟沉。好事梦难寻。风雨怀人,江湖小病,憔悴对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