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
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
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
最恨卷帘时,含情独不见。
独不见。唐代。杨巨源。 春风艳阳色,柳绿花如霰。竞理同心鬟,争持合欢扇。香传贾娘手,粉离何郎面。最恨卷帘时,含情独不见。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
杨巨源。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
点绛唇·有怀苏州。宋代。吴文英。 明月茫茫,夜来应照南桥路。梦游熟处。一枕啼秋雨。可惜人生,不向吴城住。心期误。雁将秋去。天远青山暮。
颂古十首。宋代。释师体。 剔起遮天眼,空王旧话圆。气毬刚似铁,石臼软如锦。苦海无惊浪,红炉断火烟。庄周蝴蝶梦,举世若为原。
寄吴兴刘翰怡 其二。清代。王佩箴。 残山送夕阳,闪烁少微星。文章报故国,耿耿守遗经。珍此不朽业,名山发古馨。侧闻兰台彦,编纂未杀青。哀哉万布衣,幕僚寄伶仃。何如元裕之,独构野史亭。
题猿鹿图。明代。王恭。 丹青翠微里,猿鹿共幽闲。挂影寒潭外,群游落照间。养茸寻药圃,得树入云閒。年少无游猎,山林恣往还。
新秋有怀。元代。德祥。 得秋方一日,秋意已纷纷。凉觉水边早,声先树里闻。高僧在西岭,短策不离云。我欲寻行迹,恐惊鸾鹤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