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诗妙画难尽,我言是诗皆画境。人言书妙从画参,我言画亦书理兼。
云闲董尚书,书法昔无敌。挥写唐人五七言,金壶汁破霞笺色。
汉阳太守孙雪居,力追诗意为补图。忽忘笔墨在何许,时见云烟空欲无。
咫尺何论万里势,萧瑟苍茫极能事。是书是画两不分,呵成一片青霞气。
汉阳烟树连晴川,两公宦游争后先。我亦楼头访崔颢,昔人不见心茫然。
古人多少登楼客,名籍谁应跨鹤仙。太常先生重毫素,不薄今人尤爱古。
寒宵觞客观宝台,墨光酒气相旋舞。我于斯事罕一优,不嫌百读揩昏眸。
祇今墨妙知谁似,俯仰人间三百秋。
集吴香亭太常斋见所藏孙雪居董香光书画合册作歌。唐代。黄景仁。 人言诗妙画难尽,我言是诗皆画境。人言书妙从画参,我言画亦书理兼。云闲董尚书,书法昔无敌。挥写唐人五七言,金壶汁破霞笺色。汉阳太守孙雪居,力追诗意为补图。忽忘笔墨在何许,时见云烟空欲无。咫尺何论万里势,萧瑟苍茫极能事。是书是画两不分,呵成一片青霞气。汉阳烟树连晴川,两公宦游争后先。我亦楼头访崔颢,昔人不见心茫然。古人多少登楼客,名籍谁应跨鹤仙。太常先生重毫素,不薄今人尤爱古。寒宵觞客观宝台,墨光酒气相旋舞。我于斯事罕一优,不嫌百读揩昏眸。祇今墨妙知谁似,俯仰人间三百秋。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双髻朝阳。明代。叶明楷。 山形如髻翠相连,扳出层峦上接天。初日渐分幽谷晚,双峰先见火轮悬。才当平旦云鬟现,已胜群阴景色鲜。试问山灵谁得似,英皇并侍袗衣前。
送僧归北岩寺。唐代。黄滔。 北岩泉石清,本自高僧住。新松五十年,藤萝成古树。题诗昔佳士,清风二林喻。上智失扣关,多被浮名误。莲扃压月涧,空美黄金布。江翻岛屿沈,木落楼台露。伊余东还际,每起烟霞慕。旋为俭府招,未得穷野步。西轩白云阁,师辞洞庭寓。越城今送归,心到焚香处。
泉南十柳田家图 其一。清代。胡昌基。 占得幽居泖一弯,门前垂柳绿阴环。晚潮过后桔槔静,坐听蝉声出树间。
送历城李明府入计。明代。李攀龙。 春生仙令鹔鹴袍,风雪褰帷拥佩刀。忽忆鸣珂双阙迥,翻然飞舄五云高。朝堂不改燕山色,计吏宁分汉主劳。为政只今多异迹,须知帝力到秋毫。
应索柳溪双寿诗为张封君。明代。徐渭。 鹓雏綵翼翙青云,箫里偏娱老凤群。柳碧一溪开别业,橘黄千树称封君。绕庭羔雁光流霰,映酒翁姑色并曛。看取仙郎无限事,鸾封还换几回文。
王刚仲惠诗醉笔聊和。宋代。刘琰。 君不见山泽之癯蒙野服,为彼隰桑还自沃。又不见侯门公子贵且娇,饱豢膏粱犹未足。人生贵贱不难分,唯有圣贤无等伦。朝为涂人暮为禹,穷崖断壑看回春。君方妙龄截不住,万里飞黄又腾世。王良造父不得施,耳侧风声未为遽。我思古人爱其宇,青蘋堂兮杜若庑。芰荷可裳菊可餐,肯逐纤埃与尘土。是中非声亦非色,巡得与君一冯轼。鹍鹏变化不可量,要指天池为一息。悠悠此道谁能将,从知可玩不可忘。慎勿随风学飘絮,春光骀荡成飞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