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吹箫江上城,西园桃梗托浮生。马因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长铗依人游未已,短衣射虎气难平。剧怜对酒听歌夜,绝似中年以后情。
杂感四首 其二。唐代。黄景仁。 岁岁吹箫江上城,西园桃梗托浮生。马因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长铗依人游未已,短衣射虎气难平。剧怜对酒听歌夜,绝似中年以后情。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元日用韵 其二。明代。区元晋。 拂笺山日入窗明,又赋阳和第一声。世际淳熙归会极,人从儆戒颂持盈。太平有象超千古,雨露无私覆万生。何处唐虞今击壤,蒿莱腔调本无更。
山馆秋日陈公载黎惟敬二子过访。明代。梁有誉。 高秋岳色翠嶙峋,搔首云天眺望新。词客共题青玉案,浮名空愧白纶巾。即愁魑魅窥人过,况复风烟堕泪频。莫向西风感摇落,浊醪相过任吾真。
送游景叔使陜西。宋代。孔武仲。 谕指严生不惮劳,为君谈笑取临洮。轺车复历秦关险,绣扆新瞻汉殿高。直使三农归陇亩,勤将尺纸荐英豪。峰岚涧水香山路,想见春风动锦袍。
恭纪圣恩春日同游并颁赐殊品 其三。明代。方献夫。 促步追趋度锦芳,殿名清馥御炉香。重承左室温纶下,满袖薰风带宠光。
一榻清风。明代。范嵩。 高卧北窗下,清微一榻风。绝无尘俗累,应有故人同。香度红蕖外,凉生白苧中。陶然忘世累,即此是深衷。
云云。宋代。宋伯仁。 休将閒耳听云云,只作深居耳不闻。素志肯随时节改,清贫难许利名分。忘情茅屋无非燕,著脚春山独是云。试问急流谁勇退,故园同看木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