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湾水,行人唤奈何。楚天和梦远,湘月照愁多。
霜意侵芳若,风声到女箩。烟中有渔父,隐隐扣舷歌。
湘江夜泊。唐代。黄景仁。 三十六湾水,行人唤奈何。楚天和梦远,湘月照愁多。霜意侵芳若,风声到女箩。烟中有渔父,隐隐扣舷歌。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竹枝歌七首。宋代。杨万里。 船头更鼓恰三槌,底事荒鸡早个啼。戏学当年度关客,且图一笑过前溪。
题可老所藏徐明叔画卷二首 其一。宋代。朱熹。 群峰相接连,断处秋云起。云起山更深,咫尺愁千里。
哭大中丞滕公八首 其四。明代。胡应麟。 渐觉三台近,俄惊八座空。高牙悬落日,大旆飒悲风。部曲讴吟外,宾僚怅望中。佳城犹郁郁,谁为问滕公。
和林次中五鬣松。宋代。李复。 仙人五色鼎中丹,丹养松根叶不添。云散细风梳碧缕,龙离远峤奋苍髯。雨衣铁涩封霜甲,露点珠明滴翠纤。采酿春醪能愈疾,欲求方法检书签。
咏真乐 其一。元代。李道纯。 佛仙总是世人为,争奈迷途自不知。若匪贪名争计较,定须逐利苦奔驰。波波漉漉担家业,劫劫忙忙赡妇儿。假使财荣妻貌美,无常到后岂相随?
送杨莪蒿入蜀。明代。戴明说。 剑倚峨眉霜鬓寒,孤臣五夜独攀鞍。岘山剩有江湖泪,别过羊公仔细看。
闻都御史顾公致政有喜。明代。于谦。 天上归来两鬓苍,故园草木尽辉光。功成却喜恩荣厚,身退从知姓字香。林下且消閒岁月,台端犹忆旧冰霜。春风诗客从容处,重睹群英会洛阳。
应朋来临别索题存耕旧隐图。明代。戴奎。 忆昔百丈岩前游,泊船去登湖上楼。天清野旷一凝望,锦屏森列当前头。中见苍厓拔地起,绝怜嘉木连云稠。䆗窱回溪出僧宇,参差危壑生悬流。人言此地倘归隐,布衣便欲轻公侯。茆屋春深薜荔长,石栏路绕丛篁幽。长镵茯苓静可斸,空林柿叶寒仍收。回头世事忽如猬,廿年误向红尘里。不知何日继追寻,每忆此山劳梦寐。应君示我新画图,开卷中堂起烟雾。摩挲浓墨思旧经,却似登楼看山处。君谓松根即故庐,一榻左右俱图书。沙田水足牛力壮,归耕试论今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