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行适东方,将寻孔北海。此地有遗风,其人已千载。
英名动刘备,一为却管亥。后此复何人,崎岖但荒垒。
潍县 其二。唐代。顾炎武。 我行适东方,将寻孔北海。此地有遗风,其人已千载。英名动刘备,一为却管亥。后此复何人,崎岖但荒垒。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赠刘潜归陶丘。宋代。石延年。 丈夫未大用,身与仁义闲。可腚更聚散,风尘摧厥颜。君今归柯泽,路出梁宋间。芒砀有吾庐,亲老待我还。羡子先谐愿,思亲头鬓斑。韶光苦不再,沟水长潺湲。
贺文铭德铭遥想忠铭亲家赋此。明代。张子翼。 佩声遥出凤池头,倚席弹冠喜气周。万里风云瞻北极,九霄花萼壮南楼。秦关尽拱飞甍外,汉署堪怜并辔秋。莫向长安添别恨,冰天旭日照炎洲。
感事二首 其一。元代。张昱。 雨过湖楼作晚寒,此心时暂酒边宽。杞人惟恐青天坠,精卫难期碧海乾。鸿雁信从天上过,山河影在月中看。洛阳桥上闻鹃处,谁识当时独倚阑?
九子坡闻鹧鸪。唐代。李群玉。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曾泊桂江深岸雨,亦于梅岭阻归程。此时为尔肠千断,乞放今宵白发生。
有感。清代。沈光文。 所恨饿而不死,人情无怪其然。久当困厄如鬼,日逐清虚若仙。谓尔乘车可羡,嗟余弹铗堪怜。从今只安时命,夫亦何敢怨天。
旅夜 其四。明代。刘基。 六街马憧憧,钟响声暂歇。两星光灼烁,中有如眉月。既见月如眉,还看月如镜。月光自有恒,人心长不定。
使院栽苇。唐代。薛能。 戛戛复差差,一丛千万枝。格如僧住处,栽得吏闲时。笋自厅中出,根从府外移。从军无宿例,空想夜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