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禅伏虎处,遗迹在涧西。岩翠多冷光,竹禽无惊啼。
僧楼满落叶,幽思穷扳跻。穿林日堕规,泉咽风凄凄。
理安寺。唐代。厉鹗。 老禅伏虎处,遗迹在涧西。岩翠多冷光,竹禽无惊啼。僧楼满落叶,幽思穷扳跻。穿林日堕规,泉咽风凄凄。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访欧阳厚庵张铭之徐南溟戏为口占。清代。张琼英。 空斋局促如猬缩,羡汝同心不幽独。长筵离坐已成参,得我定须周四角。入门倒裳无所迎,亦无咿唔诵经声。一人钞书手不缀,墨花恣染鹅毛雪。一人偃蹇竹方床,炉香幽幽龟息长。一人若睡若不睡,枕落蠹书惊客至。我观诸子熊各殊,于中何者可置吾。伟哉万物适其适,径取东窗白玉壶。
巴州圣寿寺小阁。宋代。冯山。 危阁已可爱,野僧仍见邀。滩稀逢水静,城近觉山朝。露发秋光润,风吹雨意销。巴童不知我,孤兴在渔樵。
春日桃华齐开子结如豆喜而赋之。明代。张子翼。 山斋无事学东陵,春日桃华次第生。忙引粉墙双蝶下,閒移蟾影一轮清。谩誇陶令篱边采,肯负刘郎去后名。留得实垂甜似蜜,拟将芹曝献承明。
用五河县孙驿丞行简秋凉感怀诗韵 其一。明代。郑真。 远碧亭前翠竹幽,多情谁为数诗筹。云霄指点无多路,淮海从容一半秋。客骑鸣鸾行复止,官船挝鼓去如流。登高好寄孙公赋,消得吾生万斛愁。
石径幽云冷,步障深深,艳锦青红亚。小桥和梦过,仙佩杳、烟水茫茫城下。何处不秋阴,问谁借、东风艳冶。最娇娆,愁侵醉颊,泪销红洒。摇落翠莽平沙,竞挽斜阳,驻短亭车马。晓妆羞未堕。沈恨起、金谷魂飞深夜。惊雁落清歌,酹花倩、觥船快泻。去未舍。待月向井梧梢上挂。
龙山会·石径幽云冷。宋代。吴文英。 石径幽云冷,步障深深,艳锦青红亚。小桥和梦过,仙佩杳、烟水茫茫城下。何处不秋阴,问谁借、东风艳冶。最娇娆,愁侵醉颊,泪销红洒。摇落翠莽平沙,竞挽斜阳,驻短亭车马。晓妆羞未堕。沈恨起、金谷魂飞深夜。惊雁落清歌,酹花倩、觥船快泻。去未舍。待月向井梧梢上挂。
送朱武选调常德别驾次李西崖学士韵。明代。沈周。 恩华浩荡纵长游,一牒南从楚国投。世事未能容我料,风波不足使人愁。漫消惠饭须佳句,先说潮阳尚远舟。廊庙江湖俱宦达,天涯持酒看云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