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闻木叶落,疑是洞庭秋。中宵起□望,正见沧江流。
□风□□□,山月隐城楼。浔阳几万里,朝夕泛孤舟。
秋夜泊江渚 其一。唐代。李邕。 夜闻木叶落,疑是洞庭秋。中宵起□望,正见沧江流。□风□□□,山月隐城楼。浔阳几万里,朝夕泛孤舟。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 ...
李邕。 李邕(678~747),即李北海,也称李括州,唐代书法家。字泰和,汉族,鄂州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人。其父李善,为《文选》(梁萧统编选)作注。李邕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
留别诸子。明代。林鸿。 秋堂掞虚寒,晚竹引深翠。暝然孤灯坐,兴与一壶对。天冷霜满襟,露饮月窥醉。曲尽别意深,相看发长喟。
醉太平 柳影。清代。陶淑。 前溪后溪,长堤短堤。阑干半角迷离。是斜阳下时。望来似丝,画来似眉。解人惟有黄鹂。向烟中一啼。
夜登孔伯昭南楼,时沈太清、朱升在座。唐代。孟浩然。 谁家无风月,此地有琴尊。山水会稽郡,诗书孔氏门。再来值秋杪,高阁夜无喧。华烛罢然蜡,清弦方奏鹍.沈生隐侯胤,朱子买臣孙。好我意不浅,登兹共话言。
暮秋同郊云江楼静坐。清代。叶元吉。 叠嶂寒云表,飞流峻阁前。孤华状秋色,乔木出晴烟。水驿仍分戍,山墟正泊船。塔铃閒自语,沙鸟静同眠。冷兴从君遣,清游乐地偏。楼尊阑琢玉,佛古座垂莲。宵旰忧方甚,耑蒙愤孰蠲。西瞻遍榛莽,北顾乱腥膻。路绝风云会,情生水石缘。中枢忘鼠器,下泽惜鱼筌。选胜初青眼,端思渐白颠。暂从尘境外,容我一周旋。
次徐径坂衡阳使君韵示林敬则。宋代。赵汝腾。 千仞冈头一振衣,共嗟凤德卧郊扉。近锄萧艾知天意,会见朝阳露欲晞。
西泠过秋女侠祠次寒云韵。近现代。吕碧城。 松簧交籁和鸣泉,合向仙源泛舸眠。负郭有山皆见寺,绕堤无水不生莲。残钟断鼓今何世,翠羽明珰又一天。尘劫未消惭后死,俊游愁过墓门前。
送工泰发晦庵书院小学教谕。元代。方回。 翩然归去两芒鞋,朱子书堂小学斋。好向四书寻骨髓,敢辞五岭役筋骸。晦传可是终无愧,遁筮谁知晚□佳。前哲持身但如此,知时岂不有吾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