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起微茫月坠宵,青芦风动响萧萧。平生久惯江乡味,却又关心早夜潮。
田间杂诗十四首 其三。唐代。曾习经。 夜起微茫月坠宵,青芦风动响萧萧。平生久惯江乡味,却又关心早夜潮。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
曾习经。 曾习经,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光绪庚寅进士。历官度支部右丞。有《蛰庵诗存》。
送吴太仆公路之留都。明代。黎民表。 金貂清切近三台,招骏应烦楚甸来。汤沐山川王气在,烟花楼阁大江开。旌旗实重谈兵地,林壑偏宜作赋才。谏猎有书明主识,柏梁归日肯迟回。
送陆澧还吴中(一作刘长卿诗)。唐代。李嘉祐。 瓜步寒潮送客,杨花暮雨沾衣。故乡南望何处,春水连天独归。
簇水 忆横河红叶。清代。龚翔麟。 小宅东偏,绿阴曾听鸠边雨。几番霜信,宛剪就、猩绡残缕。恰伴僧墙黄雪,落帽风前舞。一点点、逐乱流去。夕阳暮。浴水鸟、断霞搅碎,只趁着、渔舠住。千丝撒网,便认作、金鳞聚。莫是旧沟漂出,还有人题句。愁吟客、梦过吴江路。
护国嗣本长老请赞。宋代。释慧开。 法身无相,徒更形容。本来面目,逼塞虚空。浩荡十方能变化,行看九万自抟风。
杂咏园中果子。宋代。陆游。 山杏溪桃本看花,累累成实亦堪夸。盐收蜜渍饶风味,送与山僧下夜茶。
新春风雨次陆北岩韵三首 其三。明代。陶宗仪。 鸟车载鬼过遥天,白雨淋浪杂翠烟。喜咏久无工部老,祷祈未用玉堂仙。世情简淡非今日,春色凄迷似去年。风景不殊乡邑远,梦归夜夜浙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