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忆,犹忆旧繁华。绛蜡三更偎芍药,红螺百盏听琵琶。
肠断赋梅花。
人何处,远宦隔天涯。鹦鹉薄岚愁度岭,荔枝残月醉思家。
山城衙鼓挝。
双调望江南 和尚木潮州寄怀原韵二首 其一。唐代。董俞。 江南忆,犹忆旧繁华。绛蜡三更偎芍药,红螺百盏听琵琶。肠断赋梅花。人何处,远宦隔天涯。鹦鹉薄岚愁度岭,荔枝残月醉思家。山城衙鼓挝。
清江苏华亭人,字苍水,号樗亭。董含弟。顺治十七年举人。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诗文与含齐名,时称“二董”。著有《樗亭集》、《浮湘集》、《度岭集》。 ...
董俞。 清江苏华亭人,字苍水,号樗亭。董含弟。顺治十七年举人。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诗文与含齐名,时称“二董”。著有《樗亭集》、《浮湘集》、《度岭集》。
哭江西处士陈陶。唐代。方干。 寿尽天年命不通,钓溪吟月便成翁。虽云挂剑来坟上,亦恐藏书在壁中。巢父精灵归大夜,客儿才调振遗风。南华至理须齐物,生死即应无异同。
父母二首 其二。近现代。陈仁德。 客里冬又春,儿亦头渐白。梦中常还家,醒来云山隔。及至还家时,匆匆反如客。菽水数日欢,聊以慰离别。贤哉吾双亲,叮咛朝复夕:勿为父母忧,努力创业绩。事业倘有成,便是报家国。今我诵此言,抚膺深自责。
鹧鸪天二十二首 其九。清代。奕绘。 七月垂杨绿尚匀,新秋爽气胜新春。寒蝉白鹭清如许,人面宫腰瘦几分。天涯路,十由旬。登山临水送行人。西风吹醒黄粱梦,饱吃西瓜坐树根。
五禽言(并叙)。宋代。苏轼。 梅圣俞尝作《四禽言》。余谪黄州,寓居定惠院,绕舍皆茂林修竹,荒池蒲苇。春夏之交,鸣鸟百族,土人多以其声之似者名之,遂用圣俞体作《五禽言》。使君向蕲州,更唱蕲州鬼。我不识使君,宁知使君死。人生作鬼会不免,使君已老知何晚。(王元之自黄移蕲州,闻啼鸟,问其名。或对曰:“此名蕲州鬼。”元之大恶之,果卒于蕲。)南山昨夜雨,西溪不可渡。溪边布谷儿,劝我脱破礻夸。不辞脱袴溪水寒,水中照见催租瘢。(士人谓布谷为脱却破袴。)去年麦不熟,挟弹规我肉。今年麦上场,处处有残粟。丰年无象何处寻,听取林间快活吟。(此鸟声云:麦饭熟,即快活。)力作力作,蚕丝一百箔。垅上麦头昂,林间桑子落。愿侬一箔千两丝,缫丝得蛹饲尔雏。(此鸟声云:蚕丝一百箔。)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薄。君不见东海孝妇死作三年乾,不如广汉庞姑去却还。(姑恶,水鸟也。俗云妇以姑虐死,故其声云。)
山居杂诗九十首。宋代。曹勋。 盖屋不在华,所欲庇风雨。种花品无繁,四时看开处。指喻多非约,日涉乃成趣。吾年能几日,景物亦漫与。
访南岩一滴泉。宋代。韩淲。 僧逃寺已摧,唯馀旧堂殿。颠倒但土木,彷佛昔所见。山寒少阳燄,崖冷尽冰线。曾无五六年,骤觉荒凉变。遗基尚可登,一滴泉自溅。忆昨淳熙秋,诸老所闲燕。晦庵持节归,行李自畿甸。来访吾翁庐,翁出成饮饯。因约徐衡仲,西风过游衍。辛师倏然至,载酒具殽膳。四人语笑处,识者知叹羡。摩挲题字在,苔藓忽侵遍。壬寅到庚申,风景过如箭。惊心半存没,历览步徐转。回思劝耕地,尝著郡侯宴。今亦不能来,草木漫葱茜。人间之废坏,物力费营缮。不如姑付之,猿鸟自啼啭。
宫词 其四十一。宋代。赵佶。 翠色青浓自不堪,敲冰柔叶两相参。宫人因出方传法,迄后民间识内蓝。
用前人韵道出鄱阳感兴。明代。郑真。 鲛门岛外近仙家,夜月林深唤煮茶。千里宦游江海阔,晚香频忆满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