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蜡春醒晕粉腮。画栏斜凭溜金钗。手拈梅豆要郎猜。
鸭绿双垂鸳尾带,猩红一捏凤头鞋。澹蟾偷影觑阳台。
浣溪沙 其二 风情。唐代。董俞。 绛蜡春醒晕粉腮。画栏斜凭溜金钗。手拈梅豆要郎猜。鸭绿双垂鸳尾带,猩红一捏凤头鞋。澹蟾偷影觑阳台。
清江苏华亭人,字苍水,号樗亭。董含弟。顺治十七年举人。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诗文与含齐名,时称“二董”。著有《樗亭集》、《浮湘集》、《度岭集》。 ...
董俞。 清江苏华亭人,字苍水,号樗亭。董含弟。顺治十七年举人。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诗文与含齐名,时称“二董”。著有《樗亭集》、《浮湘集》、《度岭集》。
浴佛日偕刘丈希陶陈观察游麓山宿万寿寺诘朝晴霁登云麓宫小饮而作 其一。清代。邓辅纶。 连峰沈远阴,空江渡寒碧。佛日感胜因,涉流共攀历。众绿翳柯阴,微径履苔迹。影息虎岑禅,心清鹤泉滴。已公践前期,为余留片席。瓯茗瀹灵源,盂粥饷香积。夜来疏雨过,逾觉清梵寂。曾是闻性圆,岂伊妙音隔。良会若有怅,团趺面虚壁。浮岚接树杪,明漪漏林隙。感此蹇独留,聊用淹晨夕。
太庙观芝草 其一。宋代。周麟之。 九庙宁神蔼德馨,煌煌又见产芝英。香凝荐斝椒兰润,色映雕梁日月明。绍复祖宗全达孝,感通天地契精诚。试披瑞牒占休应,看取皇家万叶荣。
途次望太行山。宋代。释保暹。 盘影遮空黑。愁生入望赊。高来难客路,深去断人家。翠死寒溪水,香残别洞花。今宵何处宿,山口日将斜。
秋日登滕王阁。明代。王鸣雷。 一束临流四面清,滕王高阁敞秋声。白云带雁归江楚,青草随人入石城。酒不终杯何处醉,诗因满首已留名。南州亦在孤帆里,怀抱空伤孺子情。
丁酉五月六日吴善卿宴诸公越城外唐氏别墅分。明代。王祎。 亭馆鉴湖曲,开轩水气清。战袍当暑换,舞袖傍筵迎。受雨枇杷熟,欺风翡翠轻。杯行敢辞醉,不负主人情。
人日过电。宋代。王十朋。 腊去梅已稀,阳浮柳初弄。北斗新转梢,东风渐消冻。为人节固佳,顾我身无用。命驾访亲交,肩舆劳仆从。门阑念久别,灯烛忻此共。兴来酒自斟,欢至攲频送。提壶劝衔杯,播谷催除葑。农耕方迫归,行乐未能纵。人生苦离别,俗状嗟倥偬。春风桃李花,把盏何时重。
西园探梅三首 其二。宋代。王庭圭。 东阁官梅未有诗,竹林斜出两三枝。临风玉面如相识,残雪江头想更奇。立尽小桥溪上影,谁将清调笛中吹。犯寒倾倒先春色,万木寒凝冻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