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姑苏人,顾况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开成初年前后在世。少俊悟,一览成诵。性滑稽,好凌轹。困举场三十年。武宗久闻其诗名,会昌五年,(公元八四五年)放榜,仍无其名,怪之。乃勑有司进所试文章,追榜放令及第。大中间,为盱眙尉,不乐奉迎,更厌鞭挞,乃弃官隐茅山。王建有诗送别。后不知所终。非熊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酉阳杂俎》中记录了顾非熊诞生的传说:
顾况丧一子,年十七。其子魂游,恍惚如梦,不离其家。顾悲伤不已,因作诗,吟之且哭。诗云:“老人丧其子,日暮泣成血。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时别。”其子听之感恸,因自誓:“忽若作人,当再为顾家子。”经日,如被人执至一处,若县吏者,断令托生顾家,复都无所知。忽觉心醒,开目认其屋宇,兄弟亲满侧,唯语不得。当其生也,已后又不记。年至七岁,其兄戏批之,忽曰:“我是尔兄,何故批我。”一家惊异,方叙前生事,历历不误,弟妹小名悉遍呼之。即进士顾非熊。成式常访之,涕泣为成式言。
故事讲的是:顾况老来丧子,年十七岁,魂魄不离其家。这让顾况悲伤不已,于是因作诗:“老人丧其子,日暮泣成血。老人年七十,不作多时别。”其子之魂魄听后深为感动,说:“爸,若我下辈子还能投生做人,一定再做您儿子!”没过多久,其子魂魄不见,原来已被善解人意的幽冥人士带走,被判来生依旧托生在顾家啦!
大约某个时刻,那死去的顾家儿子,只觉得自己心境通明,睁看眼睛,看到熟悉的屋舍,兄弟姐妹,站于床前;而对于顾况来说,这一日,他又新得了一个儿子。自然,这新生儿子正是那死去的孩子所投之胎,只是新子自生下来,一直不会说话,急坏了诗人一家。直到七岁那年,这孩子跟哥哥一起在庭院中玩耍,哥哥捉弄他,结果把他搞急了,忽然开口:“其实我本是你的兄长,为嘛老捉弄我?!”顾况一家惊异。那孩子这才叙述自己的前生,事事无误,弟弟、妹妹的小名呼之准确。这个孩子,就是顾况的小儿子、后来的进士顾非熊。后来,成式常听说到这件事情,亲自去采访了顾非熊,后者哭泣着向段诉说了这件往事。
送内乡张主簿赴任。唐代。顾非熊。 松窗久是餐霞客,山县新为主印官。混俗故来分利禄,不教长作异人看。
秋夜长安病后作。唐代。顾非熊。 秋中帝里经旬雨,晴后蝉声更不闻。牢落闲庭新病起,故乡南去雁成群。
瓜洲送朱万言。唐代。顾非熊。 渡头风晚叶飞频,君去还吴我入秦。双泪别家犹未断,不堪仍送故乡人。
寄陆隐君。唐代。顾非熊。 相思迢递隔重城,鸟散阶前竹坞清。定拟秋凉过南崦,长松石上听泉声。
寄吴山净上人。唐代。顾非熊。 忆共蒲团话夜钟,别来落叶閟行踪。遥知黛色秋常玩,住向灵岩第几峰。
送徐五纶南行过吴。唐代。顾非熊。 吴门东去路三千,到得阊门暂泊船。老父出迎应倒屣,贫居江上信谁传。
武宗挽歌词二首 其二。唐代。顾非熊。 苍生期渐泰,皇道欲中兴。国用销灵像,农功复冗僧。冕旒辞北阙,歌舞怨西陵。惟有金茎石,长宵对玉绳。
睿略皇威远,英风帝业开。竹林方受位,薤露忽兴哀。
静塞妖星落,和戎贵主回。龙髯不可附,空见望仙台。
苍生期渐泰,皇道欲中兴。国用销灵像,农功复冗僧。
武宗挽歌词二首。唐代。顾非熊。 睿略皇威远,英风帝业开。竹林方受位,薤露忽兴哀。静塞妖星落,和戎贵主回。龙髯不可附,空见望仙台。苍生期渐泰,皇道欲中兴。国用销灵像,农功复冗僧。冕旒辞北阙,歌舞怨西陵。惟有金茎石,长宵对玉绳。
万年厉员外宅残菊。唐代。顾非熊。 才过重阳后,人心已为残。近霜须苦惜,带蝶更宜看。色减频经雨,香销恐渐寒。今朝陶令宅,不醉却应难。
淮上前朝寺,因公始建亭。虽无山可望,多有鹤堪听。
引客闲垂钓,看僧静灌瓶。带潮秋见月,隔竹晓闻经。
水气侵衣冷,蘋风入座馨。路逢沙獭上,船值海人停。
题永福寺临淮亭(亭即司马复明府所置)。唐代。顾非熊。 淮上前朝寺,因公始建亭。虽无山可望,多有鹤堪听。引客闲垂钓,看僧静灌瓶。带潮秋见月,隔竹晓闻经。水气侵衣冷,蘋风入座馨。路逢沙獭上,船值海人停。砧杵鸣孤戍,乌鸢下远汀。连波芳草阔,极目暮天青。创置嗟心匠,幽栖得地形。常来劝农事,赖此近郊坰.
天井虽收寇未平,所司促战急王程。晓驰云骑穿花去,
夜与星郎带月行。新咏尽题关外事,故乡因过洛阳城。
时逢寒食游人识,竟说从来有大名。
送李相公昭义平复起彼宣慰员外副行。唐代。顾非熊。 天井虽收寇未平,所司促战急王程。晓驰云骑穿花去,夜与星郎带月行。新咏尽题关外事,故乡因过洛阳城。时逢寒食游人识,竟说从来有大名。
陈情上郑主司。唐代。顾非熊。 登第久无缘,归情思渺然。艺惭公道日,身贱太平年。未识笙歌乐,虚逢岁月迁。羁怀吟独苦,愁眼愧花妍。求达非荣己,修辞欲继先。秦城春十二,吴苑路三千。茅屋山岚入,柴门海浪连。遥心犹送雁,归梦不离船。时节思家夜,风霜作客天。庭闱乖旦暮,兄弟阻团圆。朝乏新知己,村荒旧业田。受恩期望外,效死誓生前。愿察为裘意,彷徉和角篇。恳情今吐尽,万一冀哀怜。
送从叔尉渑池。唐代。顾非熊。 同登科第皆清列,尚爱东畿一尉闲。虽有田园供海畔,且无宗党在朝班。甘贫只为心知道,晚达多缘性好山。白首青衫犹未换,又骑羸马出函关。
哭韩将军。唐代。顾非熊。 将军不复见仪形,笑语随风入杳冥。战马旧骑嘶引葬,歌姬新嫁哭辞灵。功勋客问求为志,服玩僧收与转经。寂寞一家春色里,百花开落满山庭。
崔卿双白鹭。唐代。顾非熊。 朝客高清爱水禽,绿波双鹭在园林。立当风里丝摇急,步绕池边字印深。刷羽竞生堪画势,依泉各有取鱼心。我乡多傍门前见,坐觉烟波思不禁。
从军行 其一。南北朝。萧纲。 贰师惜善马,楼兰贪汉财。前年出右地,今岁讨轮台。鱼云望旗聚,龙沙随阵开。冰城朝浴铁,地道夜衔枚。将军号令密,天子玺书催。何时反旧里,遥见下机来。
菊。宋代。韩琦。 万卉趁枯死,香金斗晚葩。甘名应得露,野色岂如家。俗态惜迟暮,芳情谁怨嗟。重阳樽酒伴,不见牡丹花。
点绛唇(庆即席上)。宋代。曾觌。 璧月香风,万家帘幕烟如昼。闹蛾雪柳。人似梅花瘦。行乐清时,莫惜笙歌奏。更阑后。满斟金斗。且醉厌厌酒。
喜雪。宋代。李处权。 剪水适从天上手,缀条不作世间花。柴门有客方高枕,石鼎无人共试茶。清借远山迎马出,润含修竹倚窗斜。令人却忆前年盛,辇毂欢声百万家。
满江红。唐代。李节。 纸帐温,春睡稳,窗槐摇绿。吾老矣,不堪重著,翠围红簇。千古清风荆布在,一家乐事糟糠足。笑杜陵、憔悴漫多情,须燕玉。求凰意,传新曲。骖鸾梦,从渠续。问临邛何贱,会稽何辱。畎亩岂无天下士,斧斤不到山中木。但莫教、风雨两雏鸠,危枝宿。
春日次石邦彦修撰韵。明代。王缜。 天时人事逐年新,说到几微认未真。人向中星占泰运,天教北斗散阳春。椒盘味淡频移玉,花信风轻不动尘。朝罢从容归谏院,许身犹自愧腰银。
过阳朔吊曹邺故宅。清代。郑献甫。 绿树村边路曲盘,碧莲峰里鸟绵蛮。我来不见诗人宅,细雨啼猿过画山。
追补姚元白市隐园十八咏 其九 鹅群阁。明代。王世贞。 周郎卧水阁,日从墨卿御。不敢写黄庭,为恐笼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