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送廖八下第归衡山。宋代。欧阳修。 曾作关中客,尝窥百二疆。自言秦陇水,能断楚人肠。失意倦京国,羇愁成鬓霜。何如伴征鴈,日日向衡阳。
赠方永叔往教重庆路。元代。范梈。 汲水得明月,倒影上青天。客行三十年,未识蜀月圆。中宵梦巴蜀,秣马辞燕服。成都虽云远,未到意已足。远意不可期,宿夕宛见之。云迷飞鸟道,雨急卧龙祠。干戈何草草,祇说渝州好。但得渝州官,甘就渝州老。渝州古雄城,彭君旧建旌。至今江石上,犹有古时名。豪杰世已矣,空城俯流水。复有江东人,来教渝州士。方侯天机深,大雅托遗音。沈潜万夫敌,脱略五湖心。翩然别我往,长揖仙人掌。疾风吹大旗,落日明斜舫。即此少相知,相知长恨思。巫山桂树发,折寄定何时?
重登鼓山绝顶。。屠侨。 春山有约客重来,云尽高峰面面开。灵洞近窥三岛路,碧霄平筑列仙台。风烟傲睨人千古,天地苍茫海一杯。乐事可堪追往事,斯文残刻扫莓苔。
减字木兰花(有感)。宋代。刘辰翁。 东风似客。醉里落花南又北。客似东风。携手斜阳一笑中。佳人怨我。不寄江南春一朵。我怨佳人。憔悴江南不似春。
次韵周公子秋日书怀。宋代。王庭圭。 酒酣下笔不能休,写尽江南万斛愁。长史果为何物汉,中军不是置书邮。又闻战马将休息,且任浮鸥自去留。触目西风易增感,山川信美莫登楼。
南巡八首 其二。明代。尹耕。 正阳高辟照重瞳,武阵前驱驾六龙。旗影忽看天际外,銮声时在柳阴中。金根雷动宫车转,雉尾云屯帐殿崇。执锐愧无承义志,从桥实切大夫忠。
送毛真人还龙虎山。元代。揭傒斯。 手绾银章主秘祠,翩然归去忽如遗。麈湖龙井云间上,凤曲鸾歌月下吹。香逐蘅薇深更入,气交梨枣静偏宜。南屏风雨平坡雪,争似山中梦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