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悦(1447—1513)明代学者。字民怿,号思亥,南直隶苏州府常熟(今属江苏)人。成化元年举人,会试得副榜。除泰和训导,迁柳州通判,丁忧,遂不再出。为人怪妄,好为大言,以孟子自况,谓文章举天下惟悦,次则祝允明。工于辞赋,所著《南都赋》、《北都赋》颇为有名。
桑悦,生于明英宗正统十二年,卒于孝宗弘治十六年,年五十七岁。从小记忆过人,在吴中一带很有名气。书一读完就烧掉,因为“已在吾腹中矣”。好说大话,以孟子传人自居。有人问他翰林文章好坏,他回答:没有别人,天下数我的文章好,其次祝枝山,再其次是罗玘。
他还是个书生时,有次去拜会监司,自称是江南才子。监司大惊,就请他去校书,预先删掉一些来测试桑悦。对文意不连贯的地方,桑悦取笔补上。成化元年(1465),桑悦考上举人,当时他19岁。成化5年,参加春闱考试,对策中有“胸中有长剑,一日几回磨”、“我去而夫子来”之类狂傲语气而被黜,仅中副榜。明科举有乞榜的制度,从落榜人中再录取若干,不算进士,但授以官职。成化年间又实行新例,年纪大的人一旦被乞榜录取,就不许辞官。桑悦时年23,簿册上误写成63岁,所以必须接受任命。这样,桑悦只好前往江西泰和县做官,任训导,这是县衙的学官,一般由年迈的老儒担任。
大学士丘濬喜欢桑悦的文章,有次朝廷有个使者要到泰和来,丘濬就叮嘱这个使者要善待桑悦。使者到了之后,县里的官员都去迎接,只有桑悦不去。使者就问道:“为什么桑悦不来呀?难道是生病了吗?”其它官员都怨恨他,就对使者说:“没有病,他自己仗恃有才气名声不肯拜见罢了!”使者就又连派两人来催促,桑悦生气地说:“我向来以为天下没有没耳朵的人,今天才知道有这种人,与你约定时间,三天后再去,怠慢我就不去了。”使者很生气,想逮捕桑悦,但因为丘濬的原因,没有实施。三天后,桑悦来见使者,对使者作长揖。使者更是抓狂,还有这样的人啊!使者很愤怒,桑悦脱官帽后竟然走了。使者下台阶向他道歉,才作罢。
桑悦后来迁长沙通判,又调柳州。这时桑悦已经绝意仕途,就此回家,再也没有出来做官。他在家时越发狂放,他家乡的人都看重他的文章,但也都惊骇他的行为。当初桑悦在京城时,看见高丽使臣去买明朝的《两都赋》,竟然哪儿都没有,桑悦就引以为耻,就做了《两都赋》。在长沙时写了《庸言》,自己认为这本书写尽了世间之理。他写的书在当时也相当流行。著有《思玄集》16卷和《桑子庸言》。
感怀诗 其二十七。明代。桑悦。 长风合滩水,浩浩同一声。余音入松竹,又作竿籁鸣。文章同元气,随物能赋形。变化莫可测,刘累难持衡。
感怀诗 其二十八。明代。桑悦。 我思翟公门,冷落休张罗。客去复还来,雀意良足多。朝朝苍梧云,日日洞庭波。豪势却无恒,梦觉将如何。
感怀诗 其二十九。明代。桑悦。 凄凄重凄凄,棘路驰轮蹄。高楼烁千仞,雕檐与云齐。夫君独高据,有路难攀跻。饮泪与君别,留泪背后啼。金乌刷炎羽,朝东暮奄西。一语不得语,相思徒尔为。
感怀诗 其三十。明代。桑悦。 东风扇郊原,天和本无迹。真宰善调春,酝酿成五色。万物随质染,化工犹戏剧。云胡又薄相,间出蓝与碧。我思白黑帝,鄙吝似无匹。收藏宝府库,扫荡空山泽。青帝喜为主,外逞又丧质。稽首诉晴昊,反贲当用白。
感怀诗 其三十一。明代。桑悦。 逝日不可追,谁能驻光景。春阳媚花草,荏苒岁华冷。玄凤德未成,飒下丹山顶。路逢清冷泉,徘徊照孤影。
感怀诗 其三十二。明代。桑悦。 牢落三家村,薜荔垂疏阴。墙草藉卧犬,庭树楼鸣禽。深山鹿怀玉,异域鸟吐金。局促一隅士,可与论高深。
感怀诗 其十五。明代。桑悦。 藤蔓附高树,宛转寻柯条。无心若有知,蔑目见自超。稚松植盆盎,自约几许高。久安色菁郁,何意干云霄。我生绝巧识,长大随所遭。鹏鴳各自足,小大随逍遥。
感怀诗 其十六。明代。桑悦。 飞泉出高壑,得地散漫流。默循河汉矩,到海方尽头。大人无绳矩,出处心休休。亿变不同揆,曲折与道谋。正如阴阳化,㘩参不自由。时至自生杀,何意为春秋。请看一隅士,畜水如泥沟。
感怀诗 其十七。明代。桑悦。 攸绪亲外戚,袁闳世三公。家门正豪盛,薄视如苓通。钧天茅椒内,阆苑土室中。至今高蹈处,穆穆生清风。
感怀诗 其二十。明代。桑悦。 我性亦爱水,滔滔流古今。生物禀津液,润地功泽深。潴之深潭中,养龙解成霖。静定谢流动,终具朝宗心。
感怀诗 其十九。明代。桑悦。 天地运阴阳,翕翕降甘泽。孤云一飞扬,民思缠云德。三事匪酬畀,堂蔑桂薪客。我有一寸心,炼作补天石。凭谁激火生,当道焚荆棘。靡靡行迈人,侯众舆相识。欲倩彼筋力,载营我家室。徘徊重徘徊,叹息复叹息。
感怀诗 其二十一。明代。桑悦。 仙都鼎湖峰,特立千万丈。平原远环侍,高岭争揖让。结庐临绝顶,四海一骋望。至人骑元气,游戏青冥上。
感怀诗 其二十二。明代。桑悦。 汉武梦舟碣,溺志尤荒淫。幻术致妖魄,悲歌痛镌心。轮台转深悔,茂陵树成阴。圣君育万民,殁祭为明神。
感怀诗 其二十四。明代。桑悦。 剑气冲斗牛,茂先能暗识。如何迷大权,不见台星坼。人事既宕冥,天象焉昭晰。我既乏世用,丱丱安卑职。天高无厚风,卑楼羽翰戢。平生经世念,直与日月息。他时明经中,幸免书隐逸。
感怀诗 其二十五。明代。桑悦。 嶰谷有奇竹,能中虞廷管。九奏鬼神格,阳舒寒谷暖。新裁作长笛,杳眇传新声。曲终风不吹,秋色满空庭。
感怀诗 其六。明代。桑悦。 游气日氤氲,人物生楚楚。阴阳易之马,天地道之府。吾身从何来,造化戏剧我。有我期自丧,欲与未生伍。天胡凿吾窍,能解乐与苦。苦乐两相纽,心绪遭织组。吾生亦错误,错误送千古。勤除将懒乘,智阙以愚补。天机自裁断,万象得安堵。日晴鸟乐奏,风动花姬舞。结交一欢伯,气味投肺腑。逍遥随化迁,建德非吾土。
赋得瀛海奎光送马良佐先生之南院。明代。顾清。 仙家苍茫云海东,海光上与星辰通。昭回万象森布列,灵景独应图书宫。宫中明星十有六,一一紫焰舒长虹。珠宫贝阙相荡漾,顷刻万状难为容。群仙无事亦来往,鸾鹤隐见空明中。翩然一鹤下南斗,流辉万丈惊蛟龙。蛟龙惊遁海天净,惟有匹练悬高空。紫宫东南纵遐眺,晴霞五色交青红。天孙停梭赤霄上,指点毫末分纤秾。帝傍丝纶要经纬,旋轸不待星躔终。石渠延阁五云绕,紫泥黄纸三更封。悬知不学卯金子,馀光反借青藜公。
梅山摘其绝为四首和来余因以次韵。宋代。陈著。 梅山半载在城中,带得山閒物外风。随境动时元自静,与人和处底须同。
送王判簿归蜀时萧尹在邑 其三。明代。庄昶。 片语丰干偶觉违,一年风雨几柴扉。可知老子黄山月,也送巴江万里归。
雙桧分题。宋代。金君卿。 名蓝压城闉,嶻岌耸雙桧。得地不孤立,陵风自相对。根盘乖龙狞,叶剪苍壁碎。交柯纽顽铜,叠影森翠盖。劲无丝萝托,直与松柏配。争高丈夫气,耻学儿女态。雪霜正柔落,草木任颠沛。同心岁寒间,正色烟霞外。斧斤未翦拂,志节已高迈。出群才可惊,有作器必大。考室须栋隆,济川俟舟载。
为葱奇题罗两峰画竹卷子。清代。郑孝胥。 竹性劲直又潇洒,难得天机来笔下。会心不远妙能追,取势谁如两峰者。人言善书必善画,此语似是而非也。阴晴风雨满卷中,置我已在苍梧野。
刘松年春山仙隐图。元代。邓文原。 绿柳疏花绕舍栽,长松灌木覆亭台。云峦倒影水天夐,蒲苇有声山雨来。内史幽情觞咏乐,右丞别业画图开。何时许我游真境?野色桥边蹋紫苔。
白云庄四首·掬泉轩。宋代。柴望。 好山深处静开轩,目送孤云手弄泉。枕石堂无金玉富,濯缨家有子孙贤。初寻旧隐蓬三伏,已发新吟仅百篇。闻说夜分烦暑散,凉飚浑似素秋天。
丙申元旦守母制因感而作。元代。王冕。 今日椒花颂,无能献老亲。自怜垂白发,不敢着乌巾。牢落田园兴,微茫海国春。话言儿女辈,清苦莫辞贫。